认真学习沈浩精神大力推进党建“三基”工程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综述
[摘要] 认真学习沈浩精神大力推进党建“三基”工程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综述
省委书记王金山深入凤阳县小岗村开展调研。吴晓泉摄
近年来,滁州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沈浩精神为动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加强“三基”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得到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沈浩精神
凝聚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合力
沈浩是省委选派干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沈浩逝世后,市委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做到学习在前,宣传在前,实践在前,切实把学习沈浩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一是集中学。组织报告团在全市开展宣讲。召开千人大会集中聆听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二是现场学。组织“三个一百”活动:即百名村干部赴小岗开展“为百姓办事、谋一方发展”学习活动,百名选派、选聘和挂职干部赴小岗村开展“服务在基层、成长在一线”学习活动,百名机关干部赴小岗村开展“安于清贫、甘于奉献”学习活动。三是座谈学。分别召开了新提任干部等不同类型层次干部及企业家座谈会,对照沈浩精神谈体会、谈感受、谈打算。四是对照学。基层干部开展“三对照、三检查”活动,即对照沈浩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检查自己是否安心基层工作;对照他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检查自己是否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对照他艰苦奋斗的拼搏毅力,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不畏艰难、迎难而上。选派干部、选聘生开展“三个想一想”活动,即想一想能否沉下身子、融入群众,想一想能否不畏艰难、砥砺意志,想一想能否施展才能、建功立业。通过深入学习,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关注基层、关爱基层干部的认识更加强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更加迫切。省委作出选派第四批干部到村任职的决定后,全市有210多名机关干部受沈浩精神感染主动报名要求到村任职。市委为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全市开展了“四项服务”(服务企业、项目、基层、群众)活动,号召全市上下以实际行动践行沈浩精神。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滁州市着力育优配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切实加强“三支队伍”(乡镇干部、村干部、选派选聘干部)建设。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上,2008年6月,滁州市面向全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公开定向选拔6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近日,又出台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构建选拔、教育、管理、监督、保障“五位一体”的机制,不断激发乡镇干部活力。在村干部队伍建设上,印发了《关于推进“双强”(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全椒县召开现场会,结合中央“一好双强”和“一定三有”要求,对村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工作中,分三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训计划,目前,全市有1500多名村干部具有大专学历水平。每年,举办一期村干部示范培训班,县(市、区)举办一期集中培训班,对村干部普遍培训一次。各地对村干部的待遇也进行了调整,目前全市村干部待遇一般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左右,村干部由过去的最低拿2000余元,增长到现在最高能拿1万多元。2009年,村干部全部建立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滁州市还积极探索村干部考核百分制做法,把评议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考核奖励相挂钩,以压力促动力。去年,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3名乡镇公务员,今年,全椒县从村干部中选聘2名乡镇领导干部,使农村基层干部精神进一步振奋。在选派干部、选聘生队伍建设上,全市四批共选派1048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在沈浩精神鼓舞下,第四批155名选派干部均属主动到村任职;全市目前共有135名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含凤阳县自聘村官33人)。工作中,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季度工作例会、年度集中培训、日常管理等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加以推进;成立大学生村官协会、开设村官论坛,为大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在每批选聘生中开展“全市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等活动,促进选派干部、选聘生在基层干事创业、健康成长。几年来,滁州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选派干部、选聘生典型,通过他们的带动,农村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全市前三批893名选派干部中,有360多人得到提拔使用;两批选聘生中有5人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4人入党,12人确定为发展对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报道了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事迹。去年底,李源潮部长还到该村进行了视察。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滁州市按照“加强基层组织”的要求,从四个方面着力,不断巩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2009年,全市新建基层党组织11个,调整党组织设置90个,调整充实党组织班子成员107名,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等新设产业党支部30多个。通过改进组织设置,使党组织覆盖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发展的优势。二是打造活动平台,完善党员实践先进性平台。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让能人党员有舞台;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让干部党员有作为;开展“双向带动”活动,让流动党员有贡献等活动,把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大多数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全市95%以上的乡镇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90%以上的村建立了为民服务点。定远县驻江苏太仓市流动党支部在“双向带动”活动中,成功引进投资项目3个,鼓励、引导在太仓创业人士回乡创办企业3个,扶持和帮助务工青年在太仓创办企业5个。三是推进基层民主,不断增强基层生机与活力。1998年,推行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做法,在全国推广。2007年起,在全市推行农村政情民意互动活动,乡村每季度首月召开政情民意互动会议。会上通报重要事项,征求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会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群众公开。2008年起,推行农村党员代表议事做法,推动村党员、村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互动,让党员参与民主管理与决策。四是开展城乡互动,不断加大统筹城乡促发展的力度。1994年到2000年,先后四轮采取“一联一包双挂”(领导联系、单位包村、机关干部驻村挂职、企业挂钩)的办法,对全市937个后进村进行了集中整顿帮扶。2008年11月,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全市644个城市机关党组织与全市644个村、215个社区党组织结对。结对以来,城市机关党组织多次深入到村、社区,帮助基层发展献计出力,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2009年以来,市委对81个重点村的治理工作紧抓不放,在去年完成20%治理任务的基础上,确保今年完成90%的治理任务。滁州市还运用项目管理的办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打造了一批党建示范点,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加强农村党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是抓好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滁州市列入中央、省项目计划共140个村,列入县(市、区)自建计划167个村。今年初,召开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现场会,全面部署推进。目前,140个中央项目已全部动工。自建项目也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方式陆续开工。我们还按照“上水平、作示范”的要求,将全市国道、省道重要交通沿线的124个村级活动场所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其中,省项目60个,市自建64个),着力打造一批村所建设示范工程。除落实规定的配套资金外,市县乡还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村所建设。二是抓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建设。重点解决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和场所问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确保在2012年前,建立市级培训基地8个,县级培训基地40个。三是完善远程教育网络。统筹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确保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与活动场所同步建成、同步使用,构建全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党建宣传工作新平台。
新闻推荐
种粮大户的“增收账”本报记者张 杰本报通讯员王 敬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