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位于琅琊山风景区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是一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价值巨大的资料宝库,可谓琅琊山风景区内

皖东晨刊 2017-04-25 10:01 大字

400多方(处)摩崖石刻及碑刻,集诗、书、画于一炉,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位于琅琊山风景区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是一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价值巨大的资料宝库,可谓琅琊山风景区内一处重要的“镇山之宝”。

然而,由于年岁积累,常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以及一些微生物、病虫害影响、游客的不文明观赏等因素,这处“国保”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或是风化严重,或是“面目模糊”,或是破旧坍塌……

记者了解到,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抢救保护项目于2014年2月正式启动,市文广新局与琅琊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共同邀请相关单位及专家到琅琊山进行了实地查勘,2014年3月完成工程立项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于当年6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日前,经国家文物局评审,《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保护规划》获评通过,这一规划对琅琊山摩崖石刻今后的保护、管理、利用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4月20日,来自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文物修复专家首次进驻景区,对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进行全面摸排走访,接下来,20名从北京前来的文物修复专家计划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对摩崖石刻及碑刻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治疗”,以使其延年益寿。

图为修复人员在对醉翁亭景区内的摩崖石刻进行检查。

滁州珍品,记录珍贵历史

悬崖峭壁上,或是一段段工整的小楷,或是一笔笔遒劲的行草,刀刀深刻,笔笔熨帖,反映着书法家的深厚功底和镌刻者的精湛工艺……走进琅琊山风景区,一块块摩崖石刻和碑刻常让人流连驻足,啧啧称奇。

记者了解到,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主要分布在景区内醉翁亭、琅琊寺、丰乐亭三大区域内。摩崖的山体结构为石灰岩,海拔高度约317.5米。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记载了唐代至民国时期,滁州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史实。自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山僧法琛始建宝应寺(琅琊寺),并开凿摩崖石刻及碑刻,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1200余年。

据悉,摩崖石刻及碑刻体裁丰富,集诗、书、画于一炉,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其诗、书、画浑然一体,琅琊寺大雄宝殿后院吴道子所绘《观自在菩萨》像碑极为珍贵,其画线条舒挺飘逸,粗细有变、灵活飘逸,跃然石上;《醉翁亭记》一文,描述了滁州的自然地理及人文风俗等,并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丰乐亭记》记载了南唐和后周的“清流关之战”;《琅琊山植木记》介绍了树种及植被的重要性;许多摩崖石刻及碑刻还记载了滁州佛教的兴衰等。

400多方(处)石刻及碑刻实物;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还有满汉两文同书;既有名人雅士的墨宝,也有普通儒、僧的民间书法;既有南方法帖风采,又有北方碑刻风趣,可谓汇历代集南北……记者了解到,从文学体裁上,摩崖石刻及碑刻含有诗、词、赋、散文、经文、楹联、名人题签等;从书法艺术上,有真、楷、篆、隶、行、草各种书体;从绘画艺术上,有人物、花鸟、山水、动物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一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价值巨大的资料宝库,是我国宗教史、文学史、书法史、旅游史、社会经济史、民情风俗史上的珍贵见证。

图为“有亭翼然”碑刻。

20年申报,成功跻身“国保”

对每一个市民来说,家乡的每一处文物都是我们的骄傲;而对每一位文物工作者来说,文物保护工作无疑任重道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申报“国保”之路早在1993年就已开始,直至2013年,国家文物局才正式审批通过。

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从1993年申报第四批“国保”单位开始一直到2013年,滁州市文物部门密切会同有关单位,扎实稳步推进摩崖石刻及碑刻的保护工作,及时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了完善记录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和必要的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责任,同时加强重点文保单位的日常巡查与文物行政执法检查,实现了保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门和琅琊山管委会工作人员再次实地复查了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搜集整理相关文字资料、照片和图纸,积极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终于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榜单,这不仅填补了滁州市本级“国保”单位的空白,也丰富了滁州市“国保”单位的种类。

图为醉翁亭景区内即将要修复的碑刻。

全面“诊疗”,助其延年益寿

文物修复工作者,无疑像为文物延续生命的“医生”。4月20日,负责此次摩崖石刻及碑刻修复保护工作的北京市文物古建公司的两名技术专家先期来到滁州,后期,他们还将有近20名工作人员来到滁州,计划用半年的时间,遍访景区内的每一块石刻及碑刻,并对每一块石刻及碑刻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治疗”工作。

“一件文物从开始进行检测、制定修复计划到最后成功修复,短的可能需要几天,长的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技术专家介绍说,摩崖石刻及碑刻的修复和保护需要前期资料收集与分析、病害调查及病害机理分析、区域地质调查、危岩体勘查及稳定性评估、雪鸿洞渗水机理研究及勘查评估、三维激光扫描及病害制图、表层加固与防护材料筛选试验等一系列的工作……简单点来说,就是需要根据每一块石刻和碑刻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修复保护工作已全面启动,这一工作将通过系统、科学的前期调查与研究工作,通过各项保护技术的实施,有效去除摩崖石刻及碑刻目前存在的各种病害问题,有效解决摩崖石刻及碑刻目前存在的污染、风化、开裂、雪鸿洞渗水及危岩体崩滑地质灾害等问题,以达到延长其寿命、保证文物与人员安全的效果。

(记者卢晓东/文 卢志永/图)

图为遭受损毁的一处碑刻。

新闻推荐

郑重声明

郑重声明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