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世界读书日 8小时朗读大挑战

合肥晚报 2017-04-24 15:00 大字

[摘要]金科:童地轴:王张应:董静:木叶:姚中华:刘鹏艳:

○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朗读

○年轻的朗读者

○这名3岁多的小朋友是年龄最小的朗读者

○一对母子正在做朗读前的准备

百余名市民和知名作家、 文化名人参与  ZAKER合肥全程直播

本报讯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正值2017年合肥第四届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之际,由合肥晚报、ZAKER合肥、合肥市瑶海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世界读书日,8小时朗读大挑战——大声读出你最爱”活动在合肥历史风情名街银屏街举行。100名读者和十余位省内外知名作家、文化名人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现场“接龙”朗读。本次活动通过ZAKER合肥面向全国进行了现场直播。

生活不能没有书香,朗读涤荡心灵智慧。昨天上午7时30分,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抵达银屏街时,已经有不少朗读者抵达活动现场。虽然距离朗诵还有一段时间,但朗读者们纷纷手拿文章进行最后的朗诵准备。

上午8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第一位朗读者是来自胜利路小学三年级的陈婉睿,她朗读了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的诗歌《金色花》,将这首诗歌送给自己的母亲。陈婉睿克服紧张情绪后,渐入佳境,将整首诗流利地朗读出来。

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随后朗读了自己的散文《夜虫》。他对此次朗读活动予以充分肯定,“通过朗读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大市民享受了朗读的乐趣,也为生活增添了文学养分。广大学生应该多读书,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自我成长奠定厚实的文化基础。”他认为,朗读活动今后要多走进社区、学校等大众市民中间。

参加此次活动的朗读者有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有合肥晚报小记者团成员,也有各行各业的成年人,更有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都带来了自己钟爱的中外名著节选、读书心得、散文、诗歌。

除了100名主动报名的读者外,董静、袁文长、金科、童地轴、姚中华、王张应、刘鹏艳、木叶、黄玲君等十余位知名作家、文化名人也参加了朗读活动。他们有的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有的选择朗读亲人的作品,有的选择朗读其他作家的作品。他们的到来为此次朗读活动增添了无限的书香气息和文化魅力。

作为合肥的主流媒体,《合肥晚报》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每周日出版的《悦读周刊》今年继续被列为合肥市全民阅读活动20项主题活动之一。今后《合肥晚报》将一如既往地为合肥市民带来更多精美的“文化大餐”。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郑静 周洪/文 高勇/图)

访谈

陈进:

瑶海图书城和瑶海大剧院今年建成

瑶海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进和文字有着不解之缘。除了鼎力支持本次朗读活动,陈进也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陈进介绍,瑶海区委区政府继成功打造合肥市生态历史文化第一街——银屏街之后,又投资兴建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瑶海图书城和瑶海大剧院,并由瑶海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统一运营管理。目前书城和剧院正在加紧建设,今年将陆续建成对外营业。届时,广大市民可以享受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金科:

读书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四川散文》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金科特地从成都回到家乡合肥,参加活动。他朗读的是自己的作品《情深意长颂红旗——走进吕其明》选段。

金科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充分利用下班后业余时间、出差旅途闲暇时间写作看书。“成都人都喜欢休闲娱乐,我将写作坚持下来了。”

金科对于文学创作依然不忘初心,“一天不读书,我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读书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大家要多读纸质书,静下心来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

童地轴:

书作为终身伴侣值得拥有

省社科院当代研究室主任童地轴朗读的是自己的散文《乡间四月天》。童地轴表示:“读书要有情怀,不要有太多的功利性。通过读书可以智慧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知识海洋里丰富自己,获取知识。”

童地轴表示,在社会的大力倡导下,更多的人拿起书本,大声朗读,这样的文化氛围难能可贵。书作为终身伴侣,值得拥有。年轻人在工作压力增大的今天,应该多挤出时间来阅读,“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坚持阅读,你会收获更多。”

王张应:

读书和吃饭是一个理

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副秘书长王张应朗读作品是自己的文章《其实鲁迅也会笑》。王张应认为:“人每天要吃饭,补充营养。读书也是,滋养心灵,提升品位和气质。人不吃饭,会没有精神,如果不读书,也会感到不踏实。”

王张应的体会是工作再忙,也要看书,“我的书都放在书房、客厅茶几、床头柜等触手可及的地方,做不到每天都写作,但是做到了每天都开卷读书。”

谈到读书的建议,王张应表示,孩子要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天天打麻将,责怪孩子读书不认真,这是没道理的。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

董静:

母女相隔万里朗读

作家董静此次朗读的是95岁高龄老母亲的小诗《真幸福》。母亲节即将到来,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她特意朗读了母亲的作品。

董静的本职工作是财务,退休后开始养殖绿植、蔬菜,业余时间也喜欢采风、写作。最近她一直在读胡适有关的书籍。

就在本次朗读活动举办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第十二届美国中学生“汉语桥”中文演讲比赛也在举行。董静的女儿哈佛大学教师许尔茜也参加了此次活动。这对母女相隔万里,同步进行朗读演讲比赛,亲情跨越大洋。

木叶:

阅读感受快乐就好

《清明》杂志社资深编辑木叶坦言,阅读书籍是他的职业所在,也是兴趣爱好所在。他最近在看一本非常好的书——作者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该书以智力和想象恢复被删除的历史,讲述着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神奇故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是该选择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呢?木叶表示,以纸质阅读为主,电子阅读为辅,“当下这个时代,我们不能拒绝电子阅读。”木叶表示,读书不一定要硬性选择哪种类型的书籍,只要读你喜欢的书,感觉到快乐就好。

姚中华:

朗读是文字更好的延伸

淮北矿区作家协会主席姚中华在广大合肥市民面前朗读了自己的作品《父亲的小屋》。他表示:“这是我自己创作的一篇文章,是有关亲情的,讲述的是我父亲的小屋,在今天的这个舞台上,通过朗读的方式我把文章读出来,情感完全不一样。”

姚中华说,写作和朗读是文学的两种很好的表现形式,朗读的语言是文字更好的延伸。“朗读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表现生活的方式,朗读无处不在,在世界读书日里,让朗读走近大众,走进生活。”

刘鹏艳:

朗读让文字更有力量

《清明》杂志社编辑刘鹏艳带着自己的散文《最后那一束日光》登上舞台,她用细腻的、饱含情感的声音,朗读文章,舞台下面的听众们都纷纷为她鼓掌。

刘鹏艳说,之前单位会组织一些小型的读书会,像这种在公开场合那么多人的面前去朗读还是第一次。这次参加朗读,等于是从幕后的编辑文字工作走到了台前的朗读工作,“从无声到有声,差别还是很大的,声音和文字不同,把文字朗读出来,情绪更加丰富和饱满。”

“这种活动非常好,通过朗读的方式,让文字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大众阅读氛围。”刘鹏艳说。

现场花絮

■母爱

17岁的施与是合肥32中的一名高二学生。她朗读的作品是龙应台的《目送》。由于自己一直在学习练声和播音,她字正腔圆的朗诵赢得了阵阵掌声。

为何选择《目送》?施与表示,她是一名住校生,每次上学时,母亲都会将她送到车站,看到车外母亲的背影,她总能体会到难以割舍的母爱,“我朗诵这部作品,也想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坚持

8岁的赵天尧是滁州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临时更换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不少生字和难字,赵天尧在朗读时多次停顿,但在台上观众们的鼓舞声中,他克服重重压力,最终坚持读完了文章《我有一所房子》。

赵天尧走到台下,记者看到,他手拿着的文章上不少生字都标上了拼音符号。母亲李立双告诉记者,因为临时更换文章,朗读前她和赵天尧一直在加紧标注拼音符号,但是朗读序号靠前,还是有部分生字没来得及标注拼音符号,这导致他很多字无法读出来。“我觉得他今天非常勇敢,能坚持读下来,我觉得他的收获很大。”

■勇敢

70岁的李北海是本次活动年龄最大的朗读者,他一辈子都没有上过台,更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声地朗读过。这次活动终于圆了他的梦想。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棒,能够让人真正地敞开心扉去朗读、表达,一开始我来到现场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大家都纷纷上台朗读,给我不少勇气。通过这次朗读,让我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李北海说,以前在家里静静地读,登上舞台大声朗读,才发现原来文字还能够通过磅礴的声音来表达,更让人情感充沛。

■古文

12岁的吴语飞是合肥市梦园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他在一众朗读者中独辟蹊径,朗读了庄子的一则百字文言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语飞自小爱好古文,这篇庄子的文章,他早已倒背如流,在朗读时心里格外有底。吴语飞表示,他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找来一些古文书籍和诗歌集,和他一起阅读、朗读。如今,他每晚都要朗读背诵一篇古文。

■小记者

作为《合肥晚报》小记者,他们在昨天的朗读接力中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下午2点多他们就赶到了现场,虽然小记者们各自在家练习熟悉了自己要朗读的部分,但是还没有整体合作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很快就熟练起来。

“我是合肥人,我深深爱着这座城!合肥是我家,我深深地爱着她!”这首打上了合肥烙印的诗歌不久前在网络上热传,昨天下午,来自《合肥晚报》的10多名小记者就组成了一个团队,为大家朗诵了这首饱含深情和历史底蕴的《我是合肥人》。

特别是到最后齐声朗诵时,小记者们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直到最后一个字结束。作为压轴朗诵的小记者们,得到了在场所有观众的赞赏和鼓励。虽然很多小记者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但是他们都表示,如果以后还有朗诵活动,仍会积极参与。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郑静 周洪 韩婷/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滁州市织牢“安全网”确保考试顺利

2017年公务员考试在即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