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鱼塘村产权改革“改”出发展活力——“村企共建”让村民得实惠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0-26 11:12 大字

■本报记者冯长福

10月17日下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来安县半塔镇鱼塘村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前欢声笑语、喜气洋洋。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这里召开首次股东分红大会,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张大年亲手将82.4万元现金发给股东,人均分得225元。这一活动标志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给鱼塘村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去年6月,来安县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百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鱼塘村作为来安县的改革样板,通过清产核资,将全村342.65万元的经营性资产,按照每股50元量化总股权 68530股,其中集体股13705股,占20%;成员股54825股,占80%。通过成员界定,全村1103户、3655人被确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时,村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托驻村企业,发展劳务经济,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益。

今年以来,合作社通过组建劳务服务公司,为驻村一家大型养鸡企业从事鸡粪清运和销售、环境保洁、道路维修、沟渠整治等配套服务;又将村旧小学、老村部以及林地、鱼塘等经营性资产,或租赁或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盘活资产,增加收益。 1至9月,合作社共实现集体经营性纯收入146.85万元。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按章程提取30%公积金、公益金计44.06万元,股东分红102.79万元。其中,集体股提取20%计20.55万元,成员股分得82.24万元。全村合作社3655名成员每人持15股,每股按15元分配,人均分红225元。 “集体股分得的钱,主要用于村里修路、绿化、亮化、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没有钱,怎么建美丽乡村? ”张大年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我们合作社收入的大头,来自服务驻村企业;资产盘活也有赖产业做起来。 ”张大年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相关章程,规范合作社的运营和股东管理;认真谋划合作社未来发展,通过内联外引,村企共建,做强各项产业,不断壮大合作社经济,让全体股东获取更多的红利。

来安县农委副主任李本业告诉记者,全县共有130个村,其中半塔镇罗庄村列入全省第一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去年就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目前,129个改革村通过全面清理资产,合理界定成员,确股到人,发证到户,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2.1万户、38.9万人,其中129个村全部有经营性净资产并都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共量化经营性净资产2.29亿元,发放股权证书12.1万份,38.9万农民变成了股东。预计,到年底将有100个村可实现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分红。

新闻推荐

来安县“123”工作法保障公共资源交易

本报讯近年来,来安县推进“123"工作方法,在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规范运行的同时,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保障交易活动高效...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