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织发力“空壳村”摘帽
赵正平
沿着施官镇镇中心的县道向东走1.5公里,就可以看见位于该镇施官中心村的龙王坝水库。夏日午后,笔者来到这里,阳光照在一望无际的水面,就像洒满了金子,与对岸的青山农舍相映成趣,近处的湖滩上,上万只水禽在这里嬉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水库可是咱们村的‘聚宝盆’啊"施官村支部书记杜长峰说。
然而,就在两年前,这个“聚宝盆"还是全村上下的一块“心病"。彼时的龙王坝水库承包给县里的一家水产养殖企业,企业每年付给村里几千元的承包费。这种看似省事的做法,却埋藏着诸多隐患。由于和企业签署承包协议时诸多细节并没有明确,每年雨季时,水库水位上涨,淹没区的青苗全部遭殃,村民们索赔无门。而到了旱季,村民需要灌溉用水,企业却常常以养殖需要为名,拒绝放水,即使放水,也会按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收费。至于水库周边居民想利用闲置水面发展养殖业更是无从谈起。
久而久之,村民和水库承包方的积怨越来越深,甚至有部分村民采取极端的办法,“2014年干旱,附近村组的村民协调灌溉用水不成,竟在夜间私自带人企图筑开拦水坝,若不是村里及时发现制止,后果不堪设想"杜长峰介绍说。而围绕水库发生的信访事件更是令村里应接不暇,每年村里靠承包水库赚得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处理因为水库而产生的矛盾纠纷。施官村,这座守着一面小二型水库的中心村硬生生的被折腾成了“空壳村"。
“看见别的村修路造桥,发展产业,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我们也跃跃欲试啊,可惜没有资金,这些事根本干不了,只能干着急。"说起那会的境况,村长闫如香直摇头。
要改变现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作用,实现“空壳村"破壳,就必须从盘活村集体资产入手。在一次村“两委"会议上,施官村的全体村干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厘清了思路,说起村集体资产,大家又不约而同得想到了龙王坝水库。“能把水库文章做活,不光可以发展经济,一系列矛盾纠纷也将迎刃而解"一位村干部说。
借着2014年底水库承包合同到期的东风,施官村一举收回了水库的承包经营权。于2015年年初在水库里投放了4万多尾鱼苗,并聘请村里的老党员,已卸任的前村支部书记侯建军进行管理。“作为一名老党员,有责任不折不扣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侯建军说,接手水库后,为了不让小偷摸清规律,侯建军每天早晚都坚持在不同时间点巡查,保证了鱼塘的安全。
2015年底,仅水产养殖一项,就为施官村带来了10万元的收入,曾经的贫困村一举甩掉了“穷帽",村集体收入跃升至全县中上游水平。同时,村里规定,在旱季群众需要灌溉用水时,无条件放水支持,并且每立方水只收成本价格3分钱,比市场价便宜了一半以上。此外,村里还将水面无偿提供给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发展水禽养殖。贫困户杨芝宝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在水库边上建起了两个90平米的鸭棚,首批4000只鸭苗成熟销售后,成功实现脱贫。
“下一步,我们施官村党支部要继续带领群众打好‘水库牌’。一方面,我们计划引入光伏发电项目,在水库上设立太阳能电池板,充分利用闲置水面。另一方面,村组织将带领大家发展旅游业,发挥施官村的生态优势。大家有信心,把村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说起未来打算,杜长锋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强化阵地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强化制度建设水口镇“下楼工程”提升村级为民服务水平
本报讯自整镇推进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水口镇党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全面实施村干部“下楼工程",切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投入,强化阵地建...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