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庙前村 □李焕俭
庙前村,古名成家集,为马城镇辖行政村,坐落在鸡鸣犬吠听蚌埠、凤阳两地的天河梢。说起这里地名来历,还要从元末明初谈起。
元末战乱,天河两岸,白骨遍野,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明朝洪武四年,江苏无锡成氏家族,奉旨迁徙该地,建盖茅庐,渔猎耕耘。人口繁衍,村庄扩大,远离集市,成氏族人,于是在此开设集市,曰成家集,即农历“一、三、五、七、九”逢集。为方便天河东岸李王坝、下盘塘及凤阳县的村民赶成家集,成姓族人还在天河梢建了一座三孔石板桥,名曰成家桥,并载入明清时期《怀远县志》。
成姓族人始建的集市,靠近天河梢。天河易发洪水,为镇洪水,保平安,当地成姓百姓,在集后建起一座东岳庙。东岳庙坐北面南,前后二进,青砖小瓦,巨木抱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第一进五间,中为山门,门额青石镌刻“东岳庙”大字。山门两侧有厨房和藏经阁。第二进三间大殿,分正殿和东、西侧殿。大殿东西,各建廊三间。
大殿的正殿,祀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头戴帝王紫金冠,身穿黄色龙袍,在神台上居高临下,威风凛凛。两侧侍立金童、玉女和黄龙、周继等神像。民间传说,东岳大帝主管世间出生大权。祀东岳大帝,目的是祈求在人死后早放灵魂,投生转世,不受凄苦。大殿的东侧殿,塑文昌帝君造像,左侍天聋,右班地哑。文昌帝君为天上文曲星,主管人间功名利禄,为文人必拜之神。大殿的西侧殿为三官殿,台基上供奉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的泥胎彩绘塑像。东廊房神台塑有子孙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痘疹娘娘、眼光菩萨等塑像。西廊房塑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等塑像。
东岳庙院内曾有一株两人方能合抱的古椿树。树中有洞,传说当年小和尚朱元璋曾藏在洞中,躲过元军人马追捕。另有一株老枣树,悬挂一口大钟,名曰“勤慧钟”,戏称“秦桧钟”。旧时人们边击钟,边痛骂大奸臣秦桧。
庙前民风淳朴,民众善良,古往今来,慈善孝行人物,代代传承,层出不穷。旧时,成秉轩妻胡氏、成秉权妻黄氏、成秉义妻朱氏,孝敬公婆、养育子女的高尚美德,受到怀远县衙的表彰,其事迹载入清嘉庆《怀远县志·列女传》。
农历三月二十是东岳庙子孙娘娘生日会期,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老爷生日会期,戏班子在东岳庙前搭台唱戏,方圆十几二十几里的民众,周边的花鼓灯班子,纷纷前来赶会。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里集市在东岳庙前面,庙宇香火旺、名气较大,久而久之,“成家集”最终被“庙前集”“庙前”取代。1954年,淮河发洪水,东岳庙毁于水患。庙宇无存,庙前地名未变,延续至今。
当年,庙前集市铁匠铺、木匠铺、酒坊、油坊、染坊、杂货店、中药铺、骡马客栈等应有尽有。这里商贾云集,生意兴隆,遐迩闻名。新中国成立后,怀远县马城区曾在这里设庙前乡、庙前公社、庙前村。今庙前行政村辖庙前、小李家、宗家、新庙前、北新、施庄、小成家、后黄等自然庄,村委会驻新庙前村。成、杨两姓为这里大姓。杨姓原籍蒙城,洪武三年避乱迁居怀远,而后再迁居庙前。另外,这里还有李、宗、施、黄、年等姓氏。种植业为庙前支柱产业,实行小麦、水稻轮作。外出务工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1991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庙前村被洪水包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大水过后,国家为安置灾民拨出专款,在老庙前村西206国道公路东侧,建盖砖瓦房720间,形成庙前新村。故这里有“庙前新村”“庙前老村”之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宝通讯员唐立祥)“国家今年推出的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中,对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每年每人7800...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