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献策 蚌埠代表团代表提出议案建议45件

蚌埠日报 2019-01-21 11:15 大字

本报合肥电(特派记者顾楷)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以来,蚌埠代表团代表积极履行职责,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为安徽和蚌埠发展出谋划策,精心准备了大量议案建议。截至大会议案截止时间,蚌埠代表团共向大会递交了34件议案和11件建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聚焦中心城市建设

蚌埠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三核”之一,蚌埠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牵动着代表们的心。本次省人代会期间,代表们围绕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大量议案和建议,34件议案中有10多件反映了这一主题。

“蚌埠作为安徽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想获得更多国家战略规划中的中心城市利好以及国家将给予‘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最关键的是人流、资金流的争取。”徐伟红等10名代表深入思考蚌埠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所需,提出了“关于构建推动股份制淮河开发集团公司总部落户安徽设在蚌埠的议案”,认为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蚌埠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及省政府关于力争合肥、芜湖、蚌埠纳入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作要求,让蚌埠发展定位更高、空间更大、机遇更多。要尽早尽快从省级层面进行谋划、构建、推动股份制淮河开发集团公司的设立工作,争取其总部能落户安徽设在蚌埠。

“通过省市共建在蚌埠建设安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中心,形成分工合作的合芜蚌创新体系,不仅补齐了创新体系的短板,而且扩大了带动示范效应,特别是对皖北地区的辐射作用。”李云政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建立蚌埠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中心的议案”,认为,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整体组成部分,蚌埠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坚实完整的产业基础,有较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和基础,建立蚌埠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中心有利于提升蚌埠作为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安徽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

“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功上升为国家战略,蚌埠已成为皖北对外开放门户、淮河生态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京沪线上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柯丹丹等代表认为,蚌埠在建设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开放度不高、集聚效应不强的现状仍未改变。柯丹丹等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支持蚌埠设立皖北综合保税区,把蚌埠列入安徽自贸区范围,打造皖北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议案”,提出在蚌埠设立综合保税区,使皖北地区的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业竞相发展、相得益彰,不仅有利于构建蚌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还有利于探索出适合皖北地区改革开放新路径,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尽快实施将凤阳县划归蚌埠市管辖”、“加快推进沿淮铁路建设”、“加快实施蚌埠民用机场项目”、“大力提升淮河水运能力”、“加强淮河岸线生态保护与利用”“建设‘健康皖北’,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方雯、常言龙、江玉付、孙丽莎、肖幼、王洪巨、童俊杰等代表围绕蚌埠交通枢纽、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医疗中心、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议案和建议,希望争取更大力度支持,加快蚌埠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推动工业经济振兴

过去的一年,蚌埠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拥有0.12毫米世界最薄玻璃等一批领先世界的突破性成就,全面掌握了国际领先聚乳酸上下游产业生产技术,“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初现雏形。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工业的发展是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头等大事,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推动蚌埠工业经济全面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转化没有金融的支持,就相当于人体没有了血液。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新时代金融体系创新的新任务。”方雯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要在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设立以政府引导资金为主的种子基金,在科技孵化器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天使基金,加大对孵化平台的税收奖返政策力度,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注意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提升产业链水平,助推蚌埠工业转型升级。

“‘首席技师’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安徽省技工大省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董宏杰等代表在会上提出了“关于设立工业企业“首席技师”制度的议案”,认为,让工业企业“首席技师”享受一定的劳模的待遇,能够激励广大中青年技师明确努力方向,也能够满足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奠定人才基础。

“加快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取消刘巷子至蚌埠省内天然气短输费用”、“在全省施行“禁塑令”、大力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创业大学的建设,促进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张德国、孙丽莎、李云政、方雯等代表提出的议案,直指工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推动蚌埠老工业基地破茧成蝶、焕发新生具有重要意义。

聚力保障改善民生

人民代表为人民。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环境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大量议案建议。

“扶贫先持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工作只有在‘精神扶贫’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源上拔掉‘穷根’。”江玉付等代表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在对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很多贫困户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要、靠’的被动思想和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的消积现状等一系列‘精神贫困’现象亟待改变。”,提出了“关于乡村振兴精神扶贫的议案”,希望为广大村民添智慧、增志气,从根源上拔“穷根”。

“安徽省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普遍较低,较高的城市教育教学质量与较低的农村教学水平形成了很大的落差,造成了乡镇的孩子想方设法到县城求学,县城的孩子利用各种关系到城市学习。这种教育教学水平的落差形成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不均衡。”王琼等代表认为,扩大安徽省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加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并带动、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打造安徽教育强省的当务之急。因此,包括王琼在内的10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安徽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议案”,希望通过加大投入、结队帮扶、教师轮岗等办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设立省级脱贫攻坚农业产业链发展基金”、“关注社区贫困人口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关心关爱驻村选派扶贫干部”、“加强美丽乡村建后管护”、“制定地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物”、“将非义务阶段教师工资标准与义务阶段教师工资标准并轨”、“尊重客观规律,尽快调整医改《县域就医不出县政策调整为县域就医不出市》,切实实现分级诊疗真正落地”……会议期间,童俊杰、董宏杰、江玉付、张韦、王琼等代表结合蚌埠实际,积极围绕群众热切关心、事关群众利益的各个方面鼓与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履职理念。

新闻推荐

热血传递温暖 生命春暖花开

一位无偿献血志愿者在市中心血站采血室捐献血小板。■主持人语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表彰2016-201...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