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农民和脱贫攻坚的现实

宜宾晚报 2019-01-14 12:08 大字

□ 幸享华

《最后一公里》是一部以反映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影,影片讲述了留守青年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故事。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对于贫困群众和参与脱贫攻坚的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人说,珙桐村村民都很“现实”: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目标;只注重物质享受,有点唯利是图、见钱眼开,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珙桐村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山村。为了脱贫致富,村支书李双洪上任之后,想因地制宜在全村推行规模化茶叶种植。村民很“现实”,不理解、不支持。理由很简单:本村也曾组织种植过茶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以失败告终。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下,村上再次动员大家种茶叶,村民们心里没底,自然持怀疑态度。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上要把原来分发给每家每户的扶贫款,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茶叶产业。这是大家不能接受的,毕竟是可以直接到手的现钱,现在却得不到,穷怕了的村民们思想上很抵触。

在贫困户周大奎身上,这种“现实”体现得更为充分——他有腰伤,穷得叮当响,而且好吃懒做,自甘堕落,靠扶贫款救济。他多少懂些政策,知道上级要求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所以,他对接受帮扶认为是理所应当,根本没有感恩的想法。他知道扶贫干部来送慰问品后,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心里希望的是能得到钱最好。在贫困村,这样的村民不少。不仅村民如此,作为村主任的周富贵也很“现实”——他老奸巨猾,处处个人利益至上,优亲厚友、权欲熏心。他反对开荒种茶,也不加入合作社,就等着看笑话。但听说茶叶能赚钱后,他又急急忙忙加入,心安理得享受分红。当茶叶销路好,他不但图利还贪功;在做茶叶宣传单时,也不忘记把自己的光辉形象印上封面。

在中国,村民很“现实”,珙桐村并非个例。受经济条件和学识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制约,村民的视野不宽,思想境界不高。当然,这种“现实”也并非全是弱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前209年,“现实”的陈胜、吴广不满官吏奴役,在大泽乡率领900名戍卒揭杆而起,喊出了那句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的豪言壮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反抗暴秦的起义,大秦帝国迅速分崩离析。公元993年,“现实”的王小波、李顺痛恨统治阶级奢靡享乐、纵欲贪攫,于是振臂高呼“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40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也很“现实”,他们被饥饿逼出生死抉择,搞起“包产到户”,一时惊天动地。从偷偷摸摸到得到肯定,小岗人在几年内迅速“冒尖儿”。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广大农村推广开来。

如今,当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即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更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贫困村民如何才能持续稳定增收致富,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如何跟上日益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才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最后一公里》给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模式。村支书李双洪带头发展茶叶产业,邀请专家指导,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最终取得成功,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在农村,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只能是暂时的。三五年过后,可能贫困依旧。只有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才能让贫困村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从而永远脱贫。同时,还要不断加大乡风文明建设的力度,发展乡村文化,引导村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家风和社会风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民的思想问题,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不竭的原动力。也只有这样,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才会真正打通,全面小康的美丽乡村才会更加迷人。

新闻推荐

听民声 解民忧 得民心 滁州市2018年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综述

本报记者吕静远看病更省钱了、教育水平变高了、自食其力脱贫了、家乡环境又美了……回望2018年的民生答卷,是一道道群众关...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