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 从“改革火种”到“幸福小岗” ——三代小岗人谈四十年变化④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摘要]7月17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 从“改革火种”到“幸福小岗” 三代小岗人谈四十年变化④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40年前的冬夜,小岗村18位村民在一张褶皱的纸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点燃中国农村改革的火种。
按下红手印的小岗村民当时并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北京已经在校正着历史的航向,改革的动能正在积蓄、大势已经形成。
40年来,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改革的火焰燃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成于改革,亿万中国农民像小岗人一样从“吃饱饭”到“富起来”。
党始终是改革的主心骨和引路人,农村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对于这一点,小岗改革发展的“领头雁”——“第一书记”有着尤为深刻的感悟。
赵家龙:做百姓爱戴的沈浩式“领路人”
6月25日中午,小岗村头的一片小林子静谧肃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的墓碑矗立其中,纤尘不染。旁边紧挨着的,是小岗村村民公墓。
2004年2月,作为安徽省第二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沈浩从省财政厅被选派到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沈浩是当年我们组考核为‘优秀\’的‘第一书记\’。”凤阳县畜牧局局长赵家龙告诉记者,2004年底,县委组织部组织对选派干部年度工作考核,作为考核组成员,他第一次见到了沈浩。他与沈浩比较谈得来,后来担任了小岗村党委副书记。
赵家龙深情回忆:在小岗工作的6年间,沈浩不负组织重托,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使小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岗村民先后两次按下红手印挽留他;2009年,沈浩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后,小岗村民按下第三次红手印,把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
“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过富裕坎”。这是沈浩2004年踏入小岗时面对的真实情况。
“但是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我相信小岗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群众是想好的,是不满意现状的,是想改变的。有了这一点,这就是做好小岗工作的基础。”沈浩在2004年2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要身先示范,引领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党心、民心,领导农村改革发展。
“沈浩有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每天工作都记得很细。”因为工作关系,赵家龙曾看过沈浩的工作日记,里面不乏沈浩对小岗村情、民情的记录和改革发展的思考。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王亚健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此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作为改革的发源地,乡村发生了翻天...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