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古迹修成假古董 值得深究
一事一议
谢琳琳
据《新京报》报道,5月15日下午,历史学者、作家张宏杰发布了一条题为“这不是在维修,这是在毁灭国家重点文物”的博文,记述了他在5月14日走访安徽凤阳明代中都遗址的见闻。博文称,他在现场看到,一些维修工人使用电钻将完好的古代旧砖起掉,并换上现代新砖,他认为这是将真古迹修成了假古董。
看过张宏杰微博所发视频的人,都不难理解他的痛心疾首。当电锯粗暴地切割进已数百年历史的古城墙,相信这位写过朱元璋传记的明史专家,心头在滴血。
凤阳县的回复颇为吊诡,称“一切符合程序”,视频里的旧砖不是从古城墙上扒下来的,而是来自棚户区改造。这种避重就轻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一看就知,原本古朴沧桑的明中都东华门被修得焕然一新,这种“新”是修缮文物还是破坏文物,一目了然。
这种真古迹修成了假古董的戏码,在全国各地一直都在轮番上演。比如,去年辽宁绥中的“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成水泥路,工程打着官方修缮的旗号,施工方案经过审批,施工单位还具备文物施工资质;再如,柳州最大民国庄园遭“合法破坏”,位于柳城县东泉镇永安村的黄家大院,早已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点被登记在册,依法受《文物保护法》保护,但有人却在获得当地镇政府批准后,在大院范围内拆除部分文物设施,另建“红砖楼”。
古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那个时代的精气神。一旦古物的原貌遭到破坏,改变观瞻倒是其次,要命的是历史价值大打折扣。
文物古迹需要修缮,以实现保护目的。但事实上,文物界所认同的“修旧如旧”原则,很多时候在开发新领域、修缮古建筑的实际操作中,却走了样变了质。任凭专家学者们如何苦口婆心,这种以修缮之名行破坏之实的野蛮行为仍屡禁不止。
问题出在哪里?
根本原因还是责罚太轻了。首先,在法理上要念“紧箍咒”。根据《文物保护法》,盗掘古墓、损毁珍贵文物、盗卖走私文物等八种行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因修缮损毁文物的行为却并不在此列。其次,如果追责不动真格,“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成常态,这种对待文物简单粗暴的态度就不会有所改观,真古迹修成了假古董的事件就会不断上演。
新闻推荐
作为全国首批非遗,经过近年来不断推广和创新,逐渐从舞台艺术走进校园、广场乃至千家万户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