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崇实中学的一副对联

新安晚报 2014-01-03 07:24 大字

一进入石台县崇实中学校史展览馆,就好比走进了一部底蕴极其深厚的史书。我在这所学校工作已有十余年了,每进一次校史展览馆,都能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徜徉于历史长廊,仰望先贤的教育思想,犹如漫步于“天上的街市”,两旁的橱窗里陈列着无数的珍奇。文庙(老崇实中学的教室)大门的两旁,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学生是老师底老师,社会是学校底学校。这一发现,令人惊叹,让我流连忘返。

这不是一副工整的对联,没有按格律的要求来造联,几乎是大白话,这与校名崇实是相得益彰的:崇尚实际,反对虚无之风。

“底”通“的”,鲁迅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文章中就是这么通用的,说明这副对联出现在那个年代。而那个年代,绝对是个“师道尊严”的年代。而我们崇实中学的前辈先贤在那样的环境中,居然提出了这样极具前瞻性的观点,理顺了教育的关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令人击节叫好,实在是了不起啊!

这副对联,越看越耐看。它揭示了两个重要的教育关系: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一内一外,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这副对联所揭示的师生关系,完全超越了这种现代的师生关系。要知道,这是九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你不觉得震撼么?

这副对联如此前卫,是不是哗众取宠,纯粹为抓人眼球的呢?当然不是。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教材没有办法事先统一规定,也没有中考、高考这个指挥大棒的挥舞。学生到学校来是求知的,求什么、知什么,老师得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学生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有什么样的接受能力,老师得向学生了解才能把握,从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教学。此时,学生就是老师的老师,师生在宽松的校园环境中,是相对自由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崇实中学贴出这样的一副对联,不是做表面文章、装饰一下门面的,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当时崇实中学所在地石台县,交通不便,经济凋敝,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以孙梅轩、桂承之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创办了崇实中学。他们始终遵循“敦品励学”的校训,大力提倡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强调学以致用,采取办学形式多样并存、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等措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自1920年,学校开始招收男女新生,打破了“男女不同校”的传统;来校报名的学生学识程度参差不齐,根据学识水平重新编班,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还根据需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女子染织班、男子农桑班等等。

为展示办学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学校自1920年以后的连续三年内,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恳亲会”,邀请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参加,由学生当众表演在校学习心得和技能。

在来宾座位对面架起黑板,摆设十张课桌,出席学生八至十人,请来宾从课本中抽题命考,将考题写上黑板,时间限定五分钟,学生当场写好答案交卷。作文一科,则规定在十分钟内写一篇百字左右短文。所有答卷一律交来宾评阅,以考察学生实际学业成绩。学生表演,有书法、图画、讲演和讲解地方志(包括对本县名胜和特产的介绍和说明);集体表演,有歌咏和团体操。同时在开会期间还举行学生成绩展览,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本、习字本、图画本和手工艺品,分门别类地列在展览室,任来宾参观和批评指导。这种别开生面的“恳亲会”,深受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的赞扬。从而落实了那副对联的下联:“社会是学校底学校”。从此,崇实中学校誉腾飞远播,吸引了周边的莘莘学子慕名前来就学,学校走上了辉煌发展之路。

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千丝万缕。学校和社会相互促进,学校的办学行为要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但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却感到了迷茫: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呢?那么,多品味品味崇实中学的这副对联吧!

学生是老师的老师,社会是学校的学校!

□焦目祥

新闻推荐

神奇的隐墩

□石台 焦目祥皖南山区石台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古镇七都往县城方向8公里处的地方叫板桥,右拐进去的地方叫白水坑,一...

石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