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汪玉芳一片黄土地一个小舞台没有华丽的舞美灯光没
□ 记者 汪玉芳
一片黄土地,一个小舞台,没有华丽的舞美灯光,没有敞亮的排练厅,没有舒适的化妆间,但演出却能收获天地间最为响亮的掌声。对章秀兰来说,虽然二十多年里她参与的送戏下乡次数可以用千场来统计,但每次听到这些纯朴的观众给予的热情掌声,她总是忍不住激动和感动。
在青阳酉华乡宋冲村,伴随着一串喜庆的鞭炮声,章秀兰和她的小演员们来了。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起来。空场地上搭起一个舞台,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台下站着的、坐着的、开着电动三轮车和摩托车的,满面笑容的老人,嬉闹玩耍的孩子越聚越多,足有上百人。随着演员的精彩演出,台下或跟着哼唱,或笑成一片,或掌声如雷,观众专注的表情和热情的互动是演员们在其他演出地点无法体会到的。
在一次演出现场,85岁的柴长材老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是拄着拐杖来听戏的,因为腿脚不方便,常人走十分钟的路他花了半个小时,和他对话时,明显能感觉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他陶醉在优美的黄梅腔中。“二十年来变化很多,但不变的是村民们的热情。”章秀兰说,村民们对这样的文娱活动特别渴望。章秀兰现在是新声青阳腔艺术团的老师兼演员,今年52岁的她十几岁就进入了青阳县剧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她随着剧团跑遍了青阳的几乎每个乡村,最高峰的时候一年要演出一百多场。
近几年青阳县每年都送戏下乡一百多场,一场场演出和各种活动,在渐渐拉近农村和城市文化生活的距离。“我还在好几个村收了‘徒弟\’。”章秀兰笑着说,每次去演出,当地的戏迷们也会演给她们看,让她们指导,下次再来时,总能欣喜地看到进步。
为了让边远山区的群众都能看上戏,“连轴转”是剧团下基层演出中的常态,常常是演完晚场戏就连夜拆台,再搬往下一个场地接着搭台。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交通不方便,下乡演出常常一去就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她们除了要带演出道具,还需自带棉被。有的乡村不通公路,行李只能自己挑,热情的百姓常会帮她们用板车拖,演出结束后,她们也都是住在村民家中。虽然条件艰苦,但演员们仍然一丝不苟地进行演出。演出结束后,村民们都招呼到家吃饭,不能到家里就把亲手做的饭菜送到临时舞台,常常有大爷大妈跑到后台看她们,拉着她们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们看上了真正剧团的演出,以后要常来。”每每听到这样的话,章秀兰和同伴们的心里总是暖暖的,“就算再苦再累,我们都觉得值了。”
记者感言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迫切。近几年来针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足等难题,池州市不断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如今农家书屋办到了农民家门口,各类文娱活动场所也纷纷建起来。
农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舞台已经搭起来,如何“转起来”、“转长久”是关键,根本的是需要农民在文化活动中,自己主动去选择、去组织、去参与。记者欣喜地看到,相关部门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全市各县、区文化部门都在结合当地特点,利用每年的各种节庆和农闲时间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在娱乐农民的同时被有效发掘出来,全市已有30多个农民业余剧团和多支农民傩艺演出队。石台青阳的农民运动会,东至的农民才艺大赛都连续举办了多年,这些都是努力把以前的单纯“送文化”转变成“种文化”,从农民的兴趣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动农民参与,培养造就更多的农村文艺人才。相对于“硬件”设施的投入,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农村文化人才、文化机制、文化效果等“软件”上。
新闻推荐
池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301名,截至2012年12月,实有代表295名。2013年1月以来,终止代表资格9名:贵池区代表杨孝义调离本市;东至县代表吴松...
青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