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邓柱一场以人为本的执政大考每次严重的灾情都是对

池州日报 2013-09-09 00:12 大字

□ 记者 邓柱

一场以人为本的执政大考

每次严重的灾情,都是对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考验。

面对灾情,池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把防汛抗旱救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以勤政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和指示,召开专题会,深入一线,了解汛情、旱情和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抗灾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坐镇市防指进行调度和部署。分工联系县、区防汛工作的其他市领导奔赴一线,靠前指导防汛抗旱工作……万众一心打好抗灾救灾攻坚战。

灾情发生后,市防指多次召开防汛抗旱会商会,分析研判天气形势,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和抗旱预案Ⅲ响应。各县区派出工作组到乡镇、街道指导检查防汛抗旱工作,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驻点组织防灾抗灾,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暴雨信息和防范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防汛责任人报告防汛情况。山洪地质灾害点防汛责任人、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险工险段防汛责任人紧急奔赴一线,深入险情隐患点,检查防御的重点和薄弱点,切实把各项防抗措施落实到基层。

面对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安排200万元抗旱资金下达到各县区用于饮水困难和抗旱保苗应对工作,并安排专项资金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和基地增设遮阳网保障“伏缺菜”生产供应;贵池区安排152万元投入抗旱保苗工作,及时修复固定抗旱站,新建临时抗旱站,从江河湖多级提水缓解旱情;东至县紧急安排50万元组织农户提水抗旱;石台县紧急下拨抗旱资金100万元,组织开展送水、补助抗旱设备和组织群众对灌区内沟渠进行清淤整修;青阳县下拨60万元抗旱资金,购买抗旱设备全力支持乡村抗旱。各有关部门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水务部门争取防汛抗旱专项资金855万元,林业部门争取抗旱资金50万元,农业部门受理购买抗旱农机具758台套、应补资金169万元,民政部门抓紧组织实施查灾报灾工作。全市投入抗旱保苗资金3949万元,投入抗旱人数29万人,投入抗旱泵站292处,投入抗旱机械3.9万台套、抗旱用电874万度、抗旱用油587吨,共提水5500万立方米,抗旱浇灌面积90万亩。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一次科学有效的合力应对

大灾当前,全市上下科学有效应对,为防汛抗旱攻坚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灾情,全市各级部门迅速反应、科学组织、上下联动、有序推进,实现了对灾区群众救援的全覆盖。

7月5日晚,市防指针对预报有强降雨的青阳县、贵池区、九华山等地,与池州军分区联系准备应急抢险队伍200人,冲锋舟8只,适时奔赴汛情严重地区。全市各级防汛行政、管理、技术责任人及村居工作人员全员在岗在位,并按照通知要求冒雨对病险水库、内河堤防、险工隐患、薄弱环节和地质灾害点等查险排险,及时发现安全险患,及时有效处置。城防指组织专业队伍及时疏通排水管道,减轻城市部分区域内涝压力。

近年来,池州市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水利设施到农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特别是民生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06座,投资8.2亿元,增加蓄水量3500万方,增加有效溉灌面积8.6万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78处,投资1.79亿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4.77万人。这些民生工程在今年连续高温干旱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抗灾能力。

各地针对地形条件、水源状况和旱情程度,实行分类指导,科学抗旱。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科学调度水源,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各级防指加强水源统一调度,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加快维修各类引提水工程,及时开启涵闸引江水、湖水,启动泵站提水浇灌。

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500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大户提供抗旱技术服务。气象部门加强预测预报,抓住有利时机适时组织人工增雨作业,8月11日至19日在21个作业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46次,发射火箭弹268枚,全市129个站出现降水,66个站点降雨超过25毫米,最大梅村累计降雨88.7毫米,有力缓解了大部分地区灾情。

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面对灾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把抗灾救灾第一线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主战场、课堂。领导干部一线指导,发挥“主心骨”作用,各级党组织一线办公,发挥“顶梁柱”作用,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组织干部、党员、群众三向联动,形成镇包村、村包组、党员包户的抗旱工作机制,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

东至县香隅镇香山村同心圩居住4个村民组,1000余亩庄稼旱情告急。必须立即架泵提水。由于今年江水位过低,引水抗旱成为难题。村党支部书记谈新明与两委干部合计决定,由4个村民组共同分摊,现购3台套提水机械,先将江水提进圩内沟渠,再由小型机械灌入棉田。村主任方双喜两只裤腿上沾满了泥巴,短袖露出的手臂黝黑发亮。抗旱期间,他始终坚守在抗旱第一线,一边帮助各村民组联系供电事宜,一边忙于请挖掘机疏通沟渠,协调各家各户放水避免发生纠纷。为了不耽误群众农田放水,他无暇顾及自家4亩多棉花、水稻,以致过了最佳抗旱时机。

千急万急,民生最急。从8月9日开始,消防车、洒水车、农用车送水到村,来往穿梭在石台山间小路上……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把水送到旱情严重的村庄农户,让老百姓有水喝。在受灾严重的七井山、高宝山等村,政府投入运水车,县乡村干部在群众居住集中、缺水面大的地点安排供水点,保证干旱期间每人每天有足够的生活用水。当甘甜的泉水流进农家干涸见底的水窖时,群众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一个个动情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你们的恩情就像滴滴甘露流进我们的心田!”

党组织是坚强堡垒,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全市有1.5万余名党员奋战在抗旱一线,特别是农村党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增强战胜旱灾的信心。

青阳县酉华乡华岸村华岸河出现断流,下游700多亩农田旱情告急!8月12日,村支书万六斤和村两委一班人紧急联系农机人员安装提水泵,带领村民开挖河床,直到晚上八点多钟,全部安装调试工作准备就绪,提水泵及时开响了。这时,天色已经漆黑,万六斤又来到华岸河下游的各个村民组,将村民组长、党小组组长组织起来,成立临时放水小组,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旱情)重后(旱情)轻的原则,由放水小组分时分段统一引水灌溉,避免各家各户因抢水发生纠纷。

刚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牛山、中心两个村民组因为远离水源,又出现饮水困难。万六斤带着村民组长和几位有经验的老党员,上山寻找水源。找到水源后,立即着手建池蓄水,安装输水管道,将9公里以外的山泉水引进了村民家中。

“自己不用费心,村干部就将水引进家里,放进田里。”看到一个个村党员干部在抗旱救灾中不辞辛劳冲锋在前,华岸村村民们无不深受感动。村民吴新宝主动要求到抗旱点值班。他说,党员干部为我们日夜操劳,我们也得出工出力,抗灾自救需要全村上下共同努力!

东至县大渡口镇安全村地处中心地带,需跨过两个村落,才能用灌溉机械引水到村域沟渠里,抗旱难度极大。8月11日,村里组织抗旱机械安装,65岁的“老支书”陈胜祥主动请命,凭着多年的经验,负责安装机械。由于机泵老化,随时出问题,他带着机械部件到维修厂维修,维修费用都由他个人垫付。白天一有空,“老支书”就顶着烈日,到处巡查,无论是控制闸跳闸,还是拦水坝泄露,他都及时排除险情。夜里“老支书”不顾疲劳,不怕蚊虫叮咬,守护抗旱机站,确保24小时开机,使得抗旱机械正常运转,农户抗旱用水得到了保障。“老支书”说,危难之时,共产党员要有自己的觉悟,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

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充满爱心的帮助。

付出就有回报,抗旱中洒下的汗水,滋润的不仅是干涸的田地,更是群众的心。 

灾情已经过去。它锻炼了池州人的意志,激发了互助情怀,培育了科学精神,从而凝结成新时期池州人民伟大的抗灾精神,成为建设幸福池州进程中的一股巨大的力量。

新闻推荐

记者钟斌当了大半生农民的我这辈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老来

□ 记者 钟斌“当了大半生农民的我,这辈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老来还能在家门口‘当上老板\’”。家住青阳县庙前镇高源村杨村的钱月英老...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