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讯员汪胜富在距青阳县城公里的新河镇杨梅桥村走进欢

池州日报 2011-08-18 00:41 大字

□ 通讯员 汪胜富

在距青阳县城6公里的新河镇杨梅桥村,走进欢梅生态庄园养殖场,只见成千上万只土鸡散于山林之中悠闲觅食。远处林中,不时传来阵阵鸡鸣。这里的主人叫汪欢梅,现在是皖南土鸡协会理事、池州市下岗再就业明星、安徽省第十一届妇女代表、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和大多数成功者一样,汪欢梅的创业史,充满了艰辛和执着。

1999年6月,同在青阳县三正织造公司上班的陈伟、汪欢梅夫妻俩因企业倒闭双双下岗。生存遭遇威胁,其打击可想而知。为了生活,丈夫陈伟只身外出打工,汪欢梅在城里摆起了水果摊。那时,夫妻俩挣得的收入仅能补贴家用。2000年,陈伟听说养蝎子能赚钱,便赴山东购回种蝎。夫妻俩日夜呵护,精心喂养,但等到出售成品蝎时,却找不到销售市场,眼睁睁地看着蝎子一只只死去,最终,借来的10000元钱被赔个精光。

然而,坚强的汪欢梅并没有被初次创业的失败击倒。2001年,她在报纸上看到发展家禽养殖业前景广阔。夫妻俩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认为发展生态养殖大有可为,当即决定办个养殖场,专门养殖优质皖南土鸡。当时,他们把养鸡场址选在蓉城镇杨冲村。那一年他们由于缺乏资金,只养了2000只皖南土鸡,当年获利2万余元。

掘得第一桶金后,汪欢梅决定生活上继续“勒紧裤带”,将全部收入投入生产,扩大养殖规模。2003年,汪欢梅夫妇承包了原新河镇林场等山场300亩。起初,他们在300亩山林中,种植了毛竹、桃形李、柿子、香椿等经济作物,桔梗、草红花等中药材,同时建起了沼气池, (下转A3版)

(上接A1版)在林中饲养猪和皖南土鸡。后来,他们决定走“专一化、上规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放弃了养猪业,停止了经济作物和药材的生产,专门养殖皖南土鸡,并不断扩大皖南土鸡的养殖规模,最终成立了“欢梅生态庄园”。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创业,2005年,欢梅生态庄园生产的皖南土鸡、精品礼盒鸡蛋、毛竹、冬笋等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在,皖南土鸡、土鸡蛋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供不应求,已远销香港、浙江、广东、江西、上海、黄山等地。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汪欢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据她介绍,现已投入资金80多万,建成鸡舍近2000平方米,年养殖优质皖南土鸡2万只,去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

虽然当初自己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富裕后的汪欢梅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她毫不犹豫地捐款1800元;今年建党90周年之际,她主动向党组织缴纳了1660元特殊党费。这几年,在汪欢梅夫妇带动下,木镇、丁桥和新河镇团结村等地30多户村民先后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他们积极为养鸡户解决技术难题,传授防疫知识、混合饲料的搭配、鸡苗鸡药的选购等技术,并且经常义务为养鸡户打鸡针,有时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休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我知道创业不容易,所以我愿意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汪欢梅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谈到创业感受时,汪欢梅说,我能养鸡致富是国家政策好,特别是农村合作银行便捷的贷款服务,及时解决了我资金困难,真要好好感谢他们。

新闻推荐

通讯员汪胜富宋琴芳原在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年月

□ 通讯员 汪胜富宋琴芳原在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2002年4月抽调到社区工作,先后在高阳社区、龙子口社区担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她情系社区,乐于奉献,用真...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