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问雾霾:驱除雾霾“天帮忙”还需“人努力”

长丰报 2016-10-25 14:25 大字

进入12月份以来,雾霾频繁来袭,且盘踞时间长,范围广。雾霾,牵动着公众的神经。

12月10日,一场大范围重霾来袭,六安、合肥、铜陵、芜湖、宣城等地入冬以来首次出现严重污染天气。 12月22日,安徽省长江以北及沿江地区又被“霾伏"。12月23日,安徽省首次拉响重污染天气省级预警。截至昨日,安徽省局部地区仍有雾霾盘踞。面对频频来袭的雾霾,人们不禁要问——

雾霾为何多发于冬季?

——冬季近地面容易出现逆温层,城市上空如同加了一个盖子,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安徽省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显示,雾霾笼罩时,空气质量指数就会走高,PM2.5通常是首要污染物。

环保部门分析认为,区域内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等污染源排放和区域外污染团远距离输送共同构成大气污染。从安徽省12月10日出现的重雾霾来看,凌晨1时起至14时,六安、合肥、铜陵、芜湖、池州、宣城空气先后严重污染,其中合肥市5时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达到500。 “12月9日傍晚,合肥空气质量还是良好至轻度污染,但到次日凌晨污染物浓度陡然飙升,出现重污染。 "合肥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夏云起表示,从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污染主因是北方冷空气带来污染团,再叠加本地污染。

大气污染物叠加是雾霾形成的“元凶"。而在冬季,时常出现的不利气象条件则加剧了空气质量恶化。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晓红认为,12月份、1月份是雾霾多发季节。夏季,雷雨大风天气多,污染物很容易吹散;而冬季天气条件相对稳定,近地面易出现逆温层,形成所谓“锅盖天",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从而导致雾霾多发。

对于雾霾形成的内在机理,环保部近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答疑。专家表示,爬山时大家能感觉到,高度越高,温度越低。热气球之所以能飞向空中,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正常情况下,地面排放的污染物会随着热空气向上扩散,但有时大气层会出现上层空气温度高,下层空气温度低,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被称为逆温层。城市上空一旦出现逆温层,就如同在城市上空加了一个盖子,地面排放的污染物就难以向上扩散,再加上高湿度、低风速,污染物不断累积,进而造成大气重污染。

雾霾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风险,公众应加强防护,减少户外活动

12月21日清晨,合肥市民汪女士推开窗户,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而当日空气质量发布系统显示,空气质量良好或轻度污染。 22日清晨,又是一片白茫茫,空气质量却显示中度污染以上。当日,合肥、六安空气严重污染,芜湖、马鞍山等六市空气重度污染。都是白茫茫一片,如何区分是雾还是霾?

事实上,雾与霾有着本质区别。环保部编印的公众防护PM2.5科普宣传册指出,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几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的悬浮体,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而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至90%之间则形成雾霾。出现雾霾时,空气往往较混浊,有时呈灰色或黄色,甚至红色。目前,全省各市已按空气质量新标准进行监测。实时空气质量究竟如何,公众可登陆省环保厅网站查询。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还制作了“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App,权威发布实时空气质量。

雾霾究竟如何危及公众健康?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称,随着雾霾天气出现,诉说有胸闷、憋气等身体不适症状患者增多。雾霾对健康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长期刺激下,会导致眼睛和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等,甚至增加发生肺癌的风险。雾霾天气不利于皮肤散热,会使易感人群出现胸闷、憋气、疲劳、头晕等供氧不足症状,还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高血压、冠心病。

雾霾笼罩下,公众该如何防护?安徽省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提示,重污染天气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环保部科普宣传册提醒,戴N95、KN90等型号的口罩能起防护作用,但此类口罩并非人人都能戴,比如儿童就不适合,特殊人群如哮喘、肺气肿病人在戴防护口罩前应咨询医师。

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应关闭门窗。安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效果,多功能复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去除PM2.5较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应选择不产生臭氧等副产物的产品;使用中应定期更换过滤及吸附材料,防止二次污染。

驱除雾霾只能靠风吹?

——“天帮忙"还需“人努力",及时拉响预警,强化应急处置,落实控尘措施盘踞在城市上空的雾霾,最终往往被大风吹散,被雨水洗刷。面对雾霾,人们是束手无策还是该主动抗击?

12月23日下午,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省级蓝色预警。这是《安徽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3年12月出台后,安徽省首次发布省级预警,要求各相关市采取洒水、控尘、减排等措施,展开应急响应,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减少体育课等户外活动。当日,合肥、六安、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市空气质量重度污染。

有应急预案,有响应措施,防治雾霾便有章可循,而不再束手无策。根据应急预案,在气象预报未来2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下,根据区域内空气质量指数,分别拉响蓝黄橙红四级预警,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对应蓝黄橙红预警等级,各地各单位分别启动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响应。响应分健康防护提醒、建议、强制三类措施。

如果预警级别升高,如橙色预警后,重点排污单位应减少10%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所有废气不能达标的工业企业依法责令停产;红色预警拉响后,中小学和幼儿园应当临时停课或调课,汽车限行,对非重点、非连续性生产的排污单位采取阶段性停产措施等。

12月10日,雾霾出现后,相关城市拉响了蓝色预警。省环保厅随即成立督查组,到各地督查应急预案响应情况。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重污染预警发布后,将督促各地落实响应措施,对工作不力的,将加大问责和曝光力度,着力强化重污染天气预防与应急处置力度,最大限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来源:《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黄山市进入公示名单

□记者 程向阳晨刊讯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6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对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进行公示,黄山市、北京市密云县等55个地区作为首批生态文明...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