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奋进谱写辉煌
■本报记者
十年锻造了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传奇,宣酒被业界称为“一匹黑马”;十年的砥砺奋进让宣酒在江淮两岸一枝独秀,成为徽酒新贵;十年拯救了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国有企业,并使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宣城对外的一张名片。一路走来,宣酒所取得的成绩无疑为首个“十年”画上了靓丽的句号,也向宣城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年前,宣酒总资产1600万,十年后达10个亿;十年前,宣酒上缴税收不足100万,十年后上缴税收1.91亿;十年前,宣酒员工数有158人,十年后,将近3000人;十年前,宣酒小窖数量仅为500余条,十年后达7800余条;十年前,宣酒排名千名之外,十年后,昂首跨入中国白酒工业50强……
2014年12月24日,宣酒集团迎来改制十周年。在整体经济趋于下行,白酒行业遭遇“寒冬”之际,宣酒一路“攻城拔寨”,掀起了“红动安徽”的热潮。江淮两岸各地市场捷报频传。宣酒,这株凌寒傲雪的“红梅”迎风怒放,格外耀眼。回首过去的十年发展,宣酒取得了四个方面的辉煌成就。
红动安徽成为大品牌
1951年10月,以“管家槽坊”为龙头,四家私营槽坊公私合营成立酒厂,是安徽最早的国营酒厂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宣酒的品质虽然深受消费者认可,也曾一度远销苏、浙,然而市场建设却一直没有跟上。2004年底宣酒改制,以李健为首的新团队掀开了宣酒发展的新篇章。十年时间,宣酒在市场建设、品牌打造方面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在成为安徽大品牌方面取得了两大飞跃。
一、连续四年畅销安徽
安徽是中国白酒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省份之一,省城合肥更是各大白酒品牌的必争之地。2009年,蓄势而发的宣酒,举起北上的旌旗,跨过长江,进军合肥,迈开了走向全省市场的步伐。同时,宣酒集团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进入徽酒主流阵营,一跃成为安徽白酒五朵金花之一。
“口感好,价格适中,宣酒起来了”。这是消费者对宣酒最直观的感知。酒业观察人士林峻认为,宣酒现在的品牌影响非常大,价格定位准确,强大的消费惯性会继续牵引宣酒前行,特别是新兴市场,宣酒的持续畅销在情理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准备,江淮大地,处处闪动着宣酒的身影。
自2011年至2014年,宣酒连续4年荣获“安徽畅销白酒”称号。同时,据国家权威统计部门调查显示,2014年,在安徽中档大众白酒领域,宣酒以59.1%的市场占有率荣获全省单品销量第一。这表明,每消费10瓶中档白酒
就有6瓶是宣酒。可以说,安徽大众白酒进入“宣酒时代”。
二、安徽市场全线出击
“坚守本土,亮剑江南,抢滩省城,挥师北上”——这是宣酒市场拓展的真实写照。从做宣城特产,到江南白酒之王,最后占据省城合肥,走向全省,在正确的战略指引下,宣酒所向披靡。
在市场层面,宣酒快速推进,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白酒营销发展趋势,大力加强市场建设,精耕细作,稳步推进。从皖北到皖南,从皖东到皖西,目光所及,无论高速路上的高炮、城区的公交,或者商超酒店里醒目的货堆和陈列,随处可见宣酒的身影。在皖北重镇淮南、宿州、淮北等市场,宣酒捷报频传,领跑中档白酒市场份额;皖南深耕细作,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沿江城市带市场欣欣向荣。而省城合肥,更是成为宣酒新的大本营市场,2013年,国家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宣酒已成为合肥中档白酒的销量冠军,是近年来合肥成
长最快的白酒品牌。
自2013年白酒行业步入“严冬”,宣酒仍然保持销售与利税的稳步增长,再次实现弯道超越,继续书写中国白酒行业的传奇。
奋进发展成就大企业
在宣城,有这样一句话:“工业建设看宣酒,城市建设看工大”。在整体大环境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在盼望着发展的“艳阳天”。然而宣酒却未雨绸缪,一直扎实推进酿造基地建设,应对不断拓展的市场产能需求。宣酒的持续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改制十年,宣酒如何练就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企业?
一、建设中国最大的小窖酿造基地
随着宣酒市场的不断开拓,原有的厂区已经无法满足产能需求。在宣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位于敬亭山西麓,占地800亩的安徽省重点工程“861”项目——宣酒小窖基地,自2011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工程,建成近7800余条小窖池。
宣酒小窖基地的规划建设按照“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园区”为指针,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建成中国最大的小窖酿造基地、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白酒工业文化园。成为中国企业园区生产、服务、营销、文化联动发展的典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旅游观光必经的参观点。基地的建设对宣酒品牌的提升意义重大,无论是生产规模抑或产品创新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徽风皖韵彰显酒道文化的风采,江南山水蕴含小窖美酒的柔情。早在2011年,宣酒工业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便已挂牌成立。如今,宣酒新建的“江南第一窖”古牌坊、“天下第一坛”、“洞藏”,独具匠心;纪叟路、太白桥、诗仙湖、酒坛山,别有韵味。宣酒小窖基地建成后,将打造国际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最美丽的酿酒工厂。
二、外引内育人才辈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宣酒自改制之初,就解放思想,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商业竞争最终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宣酒一直将人才引进与科技投入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创新机制的建立。为此,集团专门成立了“企业人才引进项目组”,彰显了集团高层对人才的极度重视。多年来,花费数千万的巨资,建立了识人、引人、育人和用人等人才培养战略机制。
近几年,公司还不断从江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招纳有关专业的毕业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实行从基层实习到关键岗位培养、送出去培训等办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同时,宣酒集团还与中科院、江南大学、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保持密切的技术研发合作关系。通过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进一
步促进了宣酒集团技术研发水平的提高。
“不看身份看岗位、不论资历论业绩”、“只要你是一个正直与诚实的人,宣酒就应该关心和培养”——这是李健董事长在人才管理方面经常说的话。宣酒每年年底都会根据员工一年工作的业绩,做出相应的技术职称评定以及领导岗位的晋升,为其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置一条通畅的晋升渠道。这种激励措施,使得宣酒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公益事业贡献突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作为一个大企业的精神特质。
改制之初,宣酒无论是在财力还是物力上都比较薄弱。集团明确将打造“慈善宣酒”作为奋斗目标之一,提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宗旨。宣酒人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2005年,宣酒向宣城市妇联捐助10万元资助“春蕾女童”,在当时,得到宣城政府以及广大市民的赞扬。自此,宣酒陆续启动了“春蕾、栋梁、敬老、助残”四大工程,并设立宣酒“见义勇为基金”、“少儿白血病救助基金”两大基金,开展支持新农村建设与光彩事业等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动,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截止2014年底,宣酒向社会各界累计捐款达5000多万元。
2009年,宣酒的四大工程项目被授予“安徽省首届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同年,李健董事长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2014年,宣酒获得安徽省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回首过去的十年,宣酒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不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始终体现出一个大企业的博大胸怀。
专注小窖酿造高品质
“小窖酿造更绵柔”——这是安徽人耳熟能详的宣酒广告语。如果说江南小窖是宣酒生存与发展的躯体,那么,建立在小窖这一物质载体之上的小窖酿造工艺则是宣酒的灵魂。宣酒专注小窖工艺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一、发掘弘扬小窖工艺
2007年12月,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沈怡方来到宣酒考察,首次揭开“小窖酿造”之谜,为宣酒的品质发展奠定了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沈怡方认为:“宣酒小窖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小窖池。特点是体积小,糟醅与窖泥接触面积大,发酵充分,能产生更多的香味物质,酒体更加醇和、绵柔。”沈怡方早年专门做过小窖研究,曾在其专著《中国白酒生产技术全书》中对小窖价值有过详细论述。
“宣酒小窖酿造工艺”历史悠久,至今传承已有1200多年。宣酒人一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口传身教的形式传承着这一古老的工艺。正是由于沈怡方的指导,让宣酒集团认识到小窖独特的价值。随后,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了小窖酿造工艺的保护与研究,不断提升小窖酿造工艺水平,使宣酒品质越来越好。
2008年12月,宣酒小窖工艺作为江南地区一项独特的酿造技艺、传统手工酿造的典型代表之一,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小窖宣酒”通过省级地方标准并正式发布。2014年底,“小窖宣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打造国家级科研中心
在科技研发上,宣酒从不吝啬。宣酒工业园区内有一座2000平米的科研中心,目前是省级科研中心,正在申报国家级科研技术中心。里面的设备标准、人才配备完全按照国家级标准配置,达到了国内酿酒行业先进水平。
2010年10月,江南小窖酿造工艺研究所在宣酒成立,这是我国首家小窖酿造工艺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沈怡方亲任所长。随后成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成为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科研教学实践基地,安徽白酒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为加速宣酒集团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有利条件,宣酒邀请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沈怡方担任质量总顾问,定期梳理生产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同时加强对酿造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使整个技术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首创“小窖池覆盖罩技术改进”技术,荣获2012年度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解决了行业生产上的一道难题,使古老的酿酒技艺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严把质量安全关
宣酒按国际化标准建立了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和测量管理体系的"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培养全员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落实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原辅材料进厂、酿造、包装、仓储、销售和服务进行严格的监控,夯实品质管理基石,确保宣酒优质,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从原料的选取、酿造的工艺到摘酒的严谨,从勾调的细致、成品的检测到产品的包装,宣酒品质在这种无微不至的监测中得到了保证。宣酒产品首先要经过公司质量检测中心和安徽省江南小窖工艺研究所的检验,在自检合格之后,每个批次还要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测合格率100%,为消费者提供多重质量保证。宣酒还与国家质量检验中心进行战略合作,确保每一瓶宣酒达到国家一流标准。
宣酒集团技术人员不仅把好产品质量关,而且在酒体的优质化、绵柔化、健康化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宣酒形成了自己稳定独特的优良品质,为争做健康白酒领跑者奠定基础。
管理创新提升竞争力
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说过,二十世纪人类社会发生最大的变化便是知识工作者大量出现。随着企业快速的发展,大量知识工作者涌进宣酒,如何统一宣酒人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把宣酒的使命和战略、用人理念落到实处,宣酒在实践中也梳理出一套自己的办法。
一、统一价值观打造执行力
什么是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或组织对外行事的方式。2009年,宣酒召开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动员大会,首次提出“责任、分享、尊重、感恩”核心价值观。经过不断升级,目前宣酒的价值观提升为“聚焦、诚信、务实、简单”。从2005年提出的主题教育“讲执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始,提出“勇于挑战的亮剑精神、无中生有的创新精神、无缝切合的团队精神、自我超越的学习精神”,企业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企业执行力也不断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提炼出四大法宝和二十四字要诀的执行文化。其中,“马上就办,立即就干;落实到位,执行到底;关注细节,及时跟进”这24字要诀,已融入到
每个员工的观念之中,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一个团队一定要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理念、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目标。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
2011年,宣酒集团全面引进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广大经销商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经销商管理团队的竞争力。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进一步启发了宣酒人打造基业常青组织的使命感。管理人员能力获得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宣酒成功导入KPI管理,并将特劳特理论引进宣酒,从此宣酒无往而不胜。
二、打造幸福民营企业
安徽省政协领导在视察宣酒时高度评价道:“宣酒为员工创造幸福值得表扬”。
宣酒倡导“对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对内着力构建企业文化,为员工创造幸福”。文化是离人心最近的一种东西,重视文化就是重视人的感受及其潜能的发挥。改制之初,老国有企业的员工存在着不安全感,宣酒自觉地走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发展成果让员工分享”的道路。自2005年起,宣酒每年一个主题,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理解人、尊重人、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有了企业文化的引领,宣酒发展的能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此后,宣酒又导入“金手铐”、“金跑鞋”、“微笑曲线”等管理办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7月12日,集团召开“打造幸福宣酒”动员大会,推出“幸福八条”措施。公司还郑重承诺:员工工资年增长13%以上。除工资增长、和谐用工、就业保障,宣酒集团“为员工创造幸福”的措施还有奖励奋进、帮扶解困、培训提升、评优激励、福利改善等方面。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企业走上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形成了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这在全国民营企业中也是领先之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小窖酿造千年奔流不息,改制十年创业恢弘壮丽。宣酒人践行自己的价值观,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用勤劳的汗水与智慧挥就了中国酿酒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今天,我们记录下宣酒改制10周年的成长,将这一段不寻常的历程载入我们心中的史册。十年的辉煌成就,将激励全体宣酒人不懈努力,继续围绕品质宣酒、幸福宣酒、慈善宣酒、文化宣酒坚定不移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十年的辉煌成就,将激励全体宣酒人与企业、与行业共同成长,为打造一个基业长青的组织,树百年品牌继续书写下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十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9月24日至25日,安徽省皖南片人防跨区域综合训演在宣城市人防(应急)指挥中心拉开序幕。此次轮训代号为“皖盾宣城-2015”,由宣城市人防办牵头组织,芜湖市...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