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讯员江志成今年岁的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共产

池州日报 2014-04-25 00:03 大字

□ 通讯员 江志成

今年46岁的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共产党员张邦启,1992年7月从安徽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分配到池州地区文物管理处工作,自此与文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23年。特别是2010年7月,他罹患腺性直肠癌动过大手术后,仍顽强同病魔抗争,忘我奋战在文物工作一线,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上上下下一致好评和社会广泛赞扬,因此于今年4月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行内被誉为池州文物一线“拓荒牛”。

“找不到这块石刻不能下山!”

从上大学直到走上工作岗位,母亲一直谆谆告诫张邦启:“农家孩子捧公家饭碗不容易,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2005年6月,张邦启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确立了“珍惜岗位讲奉献,履职尽责争先锋”的人生追求。

张邦启上岗时,池州才复建3年多。当时文物资料不全,文物家底不清,文物藏品很少,文物硬件空白。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张邦启有一股永不言败的“倔”劲,认准了目标就全身心投入,不放过半点瑕疵。

2010年,他参与组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得知贵池里山和墩上交界处的巴山上,有一块明末时期摩崖石刻。当地老百姓说石刻上的字是“金公避难处”,张邦启查考史书,却为“金公避兵处”,是明末抗清英雄金声,在家乡率领义军抗击清兵失败后,云齐僧智源于1645年镌刻。“避难”与“避兵”,一字之差,是老百姓口误,还是史书记载失误?张邦启决心找到这块石刻,弄个准确无误。当年4月17日清晨,他不顾大便带血多时,身体十分虚弱,带领几个文物爱好者,在当地两个农民引导下,跋山涉水来到巴山。山上植被茂密,无路可走,上山只得披荆斩棘,匍匐前行。只见林丛中散布着许多石屋、石马、石轿,莽莽苍苍中,这块摩崖石刻到底立身何处?他们在山上爬上爬下,仔细搜寻每一块疑似岩石,都不是目标物体。八九个小时过去了,汗水湿透衣衫,大家饿得头晕目眩,疲惫不堪。于是,有人提议放弃寻找。张邦启说:“希望大家再坚持一下,找不到这块石刻不能下山!”大家接着继续搜寻,直到下午3点多钟,终于在海拔600多米高的巴山北侧半山腰找到这块石刻。只见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上阴刻楷书“金公避兵处”五个清秀隽永、笔力浑厚的大字。至此,张邦启终于弄清这块石刻的刻字与史书记载一致。在兴奋中,他对这块石刻完成了文物普查的规定工作。忙完这些,已是下午4点多钟,他已累得双腿发软,步履艰难……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绝不向癌症屈服,

要活出人生的价值!”

建设文物数据库,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馆藏文物的基础工程。从2009年3月到2010年底,张邦启投身数据库建设,承担了全市馆藏珍贵文物影像信息采集、数据录入、汇总上报任务。

每一件珍贵文物进入数据库,涉及到几十项国家标准要求,复杂精细,琐碎麻烦。如对一件文物拍摄照片,前后左右上下至少要拍6张,多的要拍数十张,而且拍摄技术要求高。为了拍好照片,他虚心拜师求贤,耐心操作摸索,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改进,终于掌握了比较过硬的文物拍摄技术。在拍摄图片时,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张邦启吃够了苦头。酷暑盛夏,暗房里十分闷热,再加上聚光灯照射的热量,拍摄场地的温度高达40度左右,人就像坐在火炉上。尽管如此,张邦启坚持不开空调不吹电扇,生怕影响到文物安全。每次拍摄完毕,都汗流浃背,衬衫一拧就流下一串水珠。后来,他就干脆赤膊上阵拍照片。到县区、九华山等地拍照片,忙到深更半夜,习以为常。

由于长期过度的劳累,无情的病魔已侵入了他的身体。从2010年春节开始,他就感到下腹坠胀难受,大便带血。在黄山岭铅锌矿任党办主任的妻子程虹,心疼地多次催他到医院检查。张邦启总是回答:“这是痔疮病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是数据库建设的骨干,我不能离开岗位!”

就这样拖到2010年7月,他腹胀腹痛更厉害了,大便血量也日渐增多,人看着消瘦,浑身软弱无力。这才悄悄地到市医院去诊断检查,查出的结果是:腺性直肠癌。医生对他说:“你来迟了……”

在妻子程虹的陪护下,张邦启被送进手术室。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手术,他的恶性肿瘤连同肛门被完全切除,大便排泄口被封死,改在腹部开口,安装了人工肛门。紧接着在手术后,高密度进行了化疗和放疗。

这些给张邦启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一度,他有过短暂的悲观失望,什么事也不想干,情绪也变得很烦躁。就在这当儿,市文广新局局长何建民等领导、同事们、朋友们纷纷到医院看望他,在精神上给他鼓气。同为共产党员的妻子程虹对他说:“你要在工作中找乐趣,尽快阳光起来,坚强起来!”

风雨过后是彩虹。在多方关爱鼓舞下,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他在出院不久,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他暗暗发誓:“绝不向癌症屈服!要活出人生的价值!”

当年8月的一天,早上8点钟不到,他突然出现在办公室。局领导和同事们一时愣住了。七嘴八舌地劝他不要上班,回家安心养病。张邦启回答说:“我热爱文物事业,我手头上的数据库建设工程还没完工,我要把它干完。我不能碌碌无为,要留下一点东西体现人生意义。我要是不上班,在家闷得慌,更无法恢复健康。”

局领导拗不过他,于是在职工会议上宣布:对张邦启上下班不作考勤,他可根据身体状况,自己决定上下班之事。张邦启用天天按时上下班,遇到紧事急事就加班加点干的实际行动回答了局领导的关怀

成功属于奋斗者。经过艰苦努力,张邦启终于在2010年底按时完成了池州文物数据库建设工程:入库珍贵文物有一级品20件套、二级品35件套、三级品717件套,总计862件套。此外,他还积极操作文物单位的申报,分批报批市保单位36个、省保单位14个、国保单位9个。

“现在是牛轭架在牛背上,

我不能去医院!”

2013年,是张邦启身患癌症的第4年,也是他奋力拼搏,干得最辛苦的一年、工作成果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参与了筹建市博物馆和编书撰文等工作。

筹建市博物馆,张邦启是具体工作骨干。他担任了如下任务:起草编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论证”、“陈列展览大纲”;负责接收文物;遴选并陈列藏品;设计和移植古碑亭廊碑帖;撰写文稿,拍摄专题片。

就说说接收文物吧:2013年10月底,离开馆时间只有2个月了,筹建工作进入倒计时。接收藏品入馆布展迫在眉睫:市博物馆要接收贵池区文广新局库存的1200多件文物藏品。

这批文物堆放在区局六层楼上的一间小房里。张邦启不顾同事们劝阻,坚持要到现场接收文物。他天天最先到六楼的库房,亲自动手一件件清理文物上灰尘,一件件采集文物影像信息,一件件清点登记装箱,一件件护送出库……整整一个星期,他都在灰尘弥漫的小库房中度过,头发眉毛衣服都是灰扑扑的。虽时值深秋,仍干得汗湿衣衫。

他进入了忘我的工作状态,以致忘记了到市医院的定期康复检查。此间,负责跟踪治疗的市医院医生见他逾期未来治疗,便找到市博物馆。在馆里负责筹建工作的局领导郜志咏接待这位医生后方知此情,他于是“命令”张邦启立即去医院治病,张邦启回话:“现在是牛轭架在牛背上,我不能去医院!”

身患癌症的张邦启像“牛”一样拼命干活,鼓舞了其他参加筹建人员的士气,大家齐心协力苦干实干。池州市有史以来第一个市级博物馆提前于2013年12月28日对外开馆,到2014年4月15日,已接待参观者25000多人,其中有多批省部级、地厅级领导。参观者对博物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13年,池州市委宣传部启动了《池州记忆》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张邦启担任了其中《老地图》、《古名胜》、《遗珍》等3本书的副主编。为编好书,张邦启求索于省内外知名文物专家,求教于民间收藏方家,征集了大量出书资料,接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幅一幅地选择图片,一字一字地推敲入书文字,归类整理,集粹成书。当年11月和12月,这3本书先后由黄山出版社发行,在读者中引起良好反响。

这一年,张邦启还完成了10集电视剧《池州地表文物集锦》中5集脚本的撰稿和到现场协助拍摄任务;参加了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安徽池州荡里姚氏宗族”、“安徽贵池山湖唐氏宗族”的研究工作;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了《张英池州府重建儒学记考释》、《摩崖石刻“金公避兵处”的发现与考析》、《九华山古寺庙建筑群建筑特色》、《傩戏(和番记)及其文化价值》、《试论池州傩戏活化石性的学术价值》等多篇论文,致力对外宣传推介池州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

笔者欣喜地看到:池州文物事业已进入欣欣向荣、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在硬件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有了市级博物馆;文物国保单位从无到有,达到9个;文物省保单位由8个增加到45个;文物市保单位从空白发展到41个;文物普查982处,首次实现全市全覆盖;“非遗”申报后来居上,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列入国家名录;文物数据库从零起步,已系统建立。原来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池州文物田园,现在是春光明媚、繁花似锦。作为拓荒耘者之一,张邦启为此付出了青春的热情和智慧,付出了罹患癌症的代价,付出了无数个躬耕奋进的背影。他不愧为文物战线的“拓荒牛”。

何建民这样评价张邦启:“他专业求真,工作务实,生活低调,特别是身患癌症后精神不垮,关键时刻拼命干,干得好。全局职工都要学习他的这种拓荒牛精神。”——我们深信:张邦启必将用他的智慧和才华,在池州文物一线留下新的“蹄印”,烙下精彩人生的印章,写下共产党员引以自豪的不平凡。

新闻推荐

上图机场工作人员向第万名乘客赠送免费机票并合影留念

上图 机场工作人员向第10万名乘客赠送免费机票并合影留念。左图 机场工作人员向第10万名乘客献花。记者&n...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