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潘海苗文图为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池州日报 2011-01-29 00:48 大字

本报讯(记者潘海苗文/图)为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铜池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昨日下午,铜陵市池州市、江南产业集中区在池召开合作发展座谈会,共同推进“铜池一体化”发展进程,合力构建皖中南中心城市。会上,两市一区正式签订了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

铜陵市领导姚玉舟、侯淅珉、唐世定、倪玉平、黄然、王大军、胡然、陈昌虎、钱岩松、王纲英,池州市领导童怀伟、方西屏、方志恒、陈士宽、徐建、施建华、张夏林、刘国庆、严琛、王迎春、周勇、王贵杰、袁继明、徐德喜、章霞升、夏月星、陈冰冰、刘礼生、臧佑初及市委秘书长桂林,江南产业集中区领导张祥安、汪春生、华克思、袁之应等出席座谈会。

市委书记童怀伟主持座谈会。铜陵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侯淅珉,市委副书记、市长方西屏,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张祥安分别介绍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代表铜陵市、池州市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签订了《铜陵市、池州市、江南产业集中区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表示,铜陵市将全力推动“铜池一体化”进程。他指出,推进“铜池一体化”适应了当前两市一区发展形势需要,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铜陵、池州和江南产业集中区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近期如何推进“铜池一体化”,姚玉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设立“铜池一体化”办公室,负责协调服务;二是在铜陵、池州媒体上开设“铜池一体化”专栏,广泛征求社会舆情,大力宣传彼此好的经验做法;三是争取在今年开通两市一区公交班线,统一电话区号,建立统一的人才和就业网络,逐步实现养老、就医、社保等方面的统筹;四是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做好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市委书记童怀伟指出,铜陵与池州地缘相近、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两地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特别是在产业方面,联系更加紧密,以铜陵有色为代表的铜陵企业纷纷选择来池州投资置业,为两市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童怀伟指出,目前,“铜池一体化”已上升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层面,并被写进安徽“十二五”规划,这表明两市一区的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下一步,两市一区应按照合作框架协议和这次会议的要求,抓紧落实,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建议三方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职人员进行对接,并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合力谱写铜池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张祥安指出,“两市一区”应密切合作,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一是建立健全推进合作发展的组织机构,分别研究制定合作发展规划,制订实施合作协议,排出今年可做的重要工作,建立协调、督查等工作制度;二是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和分工。“两市一区”在产业定位上,努力做到既相互协调,又有所错位;三是统筹协调规划的制定。共同编制“两市一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或指引,并以此指导“两市一区”的发展;四是加速三方联动发展,通过多方面切实有效的合作,推进“铜池一体化”建设。

会议指出,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促进安徽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安徽省设立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推进“铜池一体化”发展,是引领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随着“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两市一区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两市一区的合作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政府主导、平等参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共同构建皖中南中心城市。

会议明确了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指出将着重在推动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旅游发展一体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等领域展开深层次合作;建立高层定期会商制度、联系会议制度、工作推进制度、咨询研究机制等推进机制,努力实现联动发展。

图为“两市一区”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新闻推荐

记者钟斌打造特色园区勇担发展重任强化引领意识勇争崛

□ 记者 钟斌打造特色园区,勇担发展重任;强化引领意识,勇争崛起样板。“十一五”期间,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