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秉承孝道母女俩以“爱”传家

池州日报 2017-06-28 01:00 大字

□ 记者 汪玉芳

东至县东流镇的阮园不认为自己这样的普通农民家庭,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家风。但是她和母亲,却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尊老扶幼、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年轻的阮园在得知父亲生病后,第一时间赶回家中照顾偏瘫的父亲,4年时间里她用善良和孝心为父亲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丈夫生病

妻子却选择照顾自己“父亲”

阮园的父母感情一直很好,2012年父亲在工作时突发脑溢血,造成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是妈妈却不能很好地照顾他。阮园明白妈妈的苦衷。

妈妈的父母去世得早,她是小姨和小姨夫养大的,小姨一辈子没有子女,一直把阮园的妈妈当自己的女儿。几年前,80多岁的小姨去世时,拉着妈妈的手一直不愿意放下,她担心自己走后,无依无靠的老伴没人照顾。妈妈答应临终前的小姨,一定会把姨夫当自己的父亲一样,让老人家安度晚年。因为姨夫不愿意离开老家,老人家又是近90岁的高龄,还有心脏病,身边不能缺人,所以阮园的父母就商量,由母亲待在老家照顾老人。但阮园的爸爸生病后,瘫痪在床,时刻需要人照顾,老家又不能没有人,母亲急得团团转,只能抽空两头跑。

看着妈妈急白了头发,阮园主动跟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愿意在家照顾爸爸。阮园说她很理解妈妈,作为女儿,照顾年迈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虽然从小父母没和她说过大道理,但是善良朴实的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她,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放弃工作

她义不容辞回到父亲身边

阮园是家里的小女儿,一家人对阮园疼爱有加。阮园说印象中爸爸特别喜欢她,从来舍不得打她一下,对她是有求必应。15岁时,阮园跟随亲戚朋友一起外出打工,在外打拼了四五年,阮园成了服装厂里的熟练工,工资也越来越多,阮园开始畅想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爸爸的突然倒下,打断了她的畅想。此时的姐姐早已结婚生子,不能完全照顾家里。阮园接到电话后,整整哭了一晚,她知道妈妈还要照顾自己的父亲,谁来照顾爸爸?做了一晚上的思想斗争,第二天,她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此后,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便成了当时20岁的阮园的全部生活。因为爸爸半边身体不能动弹,她不仅要为爸爸洗脸擦身、换洗衣服,还要每天坚持为爸爸按摩。但是好脾气的爸爸在生病后却变成了喜怒无常的“孩子”,看着阮园每天辛苦,爸爸常会心疼地流眼泪,但如果饭菜不合口味或是哪里照顾得不周到,爸爸又会骂她,有时候生气了,还会挥手打她。阮园说,生病前,爸爸从来没舍得打她一下。她知道是因为疾病,让爸爸脾气越来越坏。爸爸打她时,她不会觉得委屈。

孝心无价

有缘人愿和她一起照顾父亲

父亲生病后,家里就失去了经济来源,阮园不仅要照顾病人,还得想着怎么去挣钱养家。自己有着缝纫的好手艺,但又不能去服装厂上班,阮园只能把加工材料带回家做。看着女儿承担起家庭所有的重担,阮园的妈妈和爸爸很不舍,爸爸也同意找个人来照顾,但阮园却不同意,她不放心把生病的爸爸交给任何人,“我都不能照顾得让爸爸满意,别人不可能做得比我好。”

爸爸生病的4年时间里,孝顺的阮园不离不弃,也从不叫苦叫累。亲戚朋友都心疼这个懂事的姑娘,看她年龄也不小了,想给她介绍对象,她却回绝了,她说,除非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照顾爸爸,否则我不同意。

她的善良和孝心吸引了有爱的人。一个同样善良的小伙子走进了阮园的生活,他答应阮园,结婚后会和她一起照顾父亲。婚后丈夫帮阮园一起扛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但是父亲最终还是因为病情加重去世了。可他是笑着走的,他看到女儿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人。我们也相信,这份爱和责任一定会在阮园的家中延续。

新闻推荐

漫长的等待

东至县香隅中心学校303班朱鑫琳指导老师:陈良刚我是今年年初当上池州日报小记者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了美美的等待,等待我的作文能够发表在报纸上。放寒假前,老师出了20道作文题,发给我们每位小记...

东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