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3岁照拿手术刀91岁仍洗冷水澡

合肥晚报 2017-05-20 04:20 大字

[摘要] 勤动手动脑、平衡饮食、心态好……周来苏养生秘诀真不少

面色红润、思维敏捷、衣着考究、步履矫健,眼前的周来苏很难让人相信他已经是一位91岁的老人。“我1927年出生的,虚岁不就是91吗?”周来苏笑言,“老年人只要生活中多注意,身体健康也不是什么难事。”

历经岁月初心不改

1950年考入当时的浙江医学院,1955年毕业,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医科大学生,周来苏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只要国家需要,就必须尽己所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诊疗。

毕业时,周来苏被分配在浙江金华卫生学校做老师。1957年,因为安徽需要医学人才,周来苏调入安徽医学院,既是老师又做医生,还是全科医生,拔牙、托下巴这样的活都要会。读书时老师都是协和医院、上海医学院等地的高级人才,周来苏他们在校时已经可以单独做治疗疝气、阑尾这样简单的手术,工作后,周来苏仍然没有停止对医术的追求,认真研读专业书籍自不必说,工作教学之余,还抽空去各科室向同事们请教。

1960年,为支援边远地区建设,周来苏带着书本来到了亳州。特殊历史时期,当地患有肠梗阻的病人较多,周来苏一年就做了几十例,胃、胆囊、甲状腺疾病,周来苏同样手到病除,深受当地百姓称赞。1969年至1971年,周来苏和同样是医务工作者的妻子一起,抱着尚在怀里的孩子,下放到东至县三年,成功治愈数百例血吸虫患者。

其实,从1958年起,周来苏专业从事的是泌尿外科诊疗,可下乡、下放,内科、外科,甚至妇产科,只要病人需要,周来苏就毫不犹豫走向手术台。回合肥后,1976年周来苏主动要求调入安徽中医学院,就是想着能把学院的外科扶植起来。73岁时,作为资深专家,周来苏还应邀参加会诊,拿起手术刀。

“一生什么事都经历了”,周来苏最爱说的话就是,“我是人民血汗培养出来的,做医生就该对病人好”。

兴趣广泛自学成才

退休后,周来苏拿手术刀的手握起了毛笔和刻刀,学习书法和篆刻。与一般老人选择上老年大学不同,周来苏买来相关字帖和书籍,全部自学。

周来苏的两间书房里,摆满了各类书籍和老碟片、老唱片。令人惊讶的是,文史类书籍居多,有些甚至是经典名著外文原版。陪同采访的地质学家吴昭谦和老朋友打趣道:“医学书都装在脑子里了。”周来苏连忙摆手,“不能这样说。”一旁的老伴、安徽省资深麻醉专家高玉华则小小表扬了一下周来苏,不但精通英语,还曾自学过法语和德语,“现在每天都看英文版的中国日报。”

没有名利心,不计较得失,如今的周来苏生活得简单快乐,诸多业余爱好都只是自我欣赏,写得好的书法作品就裱一裱,不满意的就按字帖再临摹。周来苏喜欢看书,在书店淘到一本好书总想尽快看完,心里有什么感触也不吐不快,为此,他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他说,这样动手又动脑,还能锻炼思维。周来苏爱逛书店,既为淘书,也能结识吴昭谦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年人多交点朋友是有好处的,有什么烦恼互相倾诉倾诉就化解了。”周来苏说。

提醒老人要“会吃”

91岁高龄,周来苏可以自己缝衣服,写字、篆刻手不抖,在家里练书法一站就是三个小时。身体如此健康,周来苏的养生秘诀很简单:老人最重要的就是“会吃”。

首先,早餐一定要质量好,牛奶必不可少,鸡蛋煮熟煮透。中餐虽说要吃饱,但七分饱也就够了,晚饭更要吃少。“稍微饿一点是饿不死人的。”周来苏半开玩笑地说。为了不流失营养,蔬菜应高温速炒或开水焯。肉类烹饪则应使用文火,慢慢烧才能出营养。有些老人信奉所谓的高档海鲜,周来苏说,“它们只是稀奇,其实和普通鱼虾蛋白质含量都是一样的。”老人唯一应该多吃的就是鱼虾。

其次,老人喝水也要喝出学问来,白开水是最佳饮料,碳酸饮料和糖类饮料要尽量避免。如果喝茶,应该喝淡茶水,茶水浓度过大和温度过高对消化系统不好。咖啡虽说对心脏有利,但妨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中国人与外国人体质不同,老人如果想喝咖啡最好选择下午。

周来苏至今还坚持洗冷水澡,但他说自己这个习惯是学生时代养成的,别的老人千万不要轻易尝试。临睡前干毛巾擦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倒是一个适合老年人的保健方法。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芜湖人用科技创新点“草”成金来源于古代“四大发明”的科技进步奖——

□本报记者杨友艺秸秆可以做什么?在安徽工程大学毕松梅教授“115”省产业创新团队的眼中,焚烧污染环境、还田伤害土力的无用秸秆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财富。近日,记者在她的实验室里看到,植物精油、...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