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砚春秋:文化传承耐研磨
弥勒佛造型的蒲砚
《蒲江县志》对蒲砚的记载
蒲砚:早春
□本报记者 吴平
4月8日,赖庆良作为蒲砚传承人,参加了成都市非遗会议,讨论今年九月成都国际非遗节的准备工作。
“要加强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不敢让祖先的好东西在我们这一代失传。”赖庆良说,今天毛笔字都少有人写,石砚市场是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即便如此,在每一方蒲砚作品上,他都会精心落款,一是对自己作品的负责,另外也希望借此提升蒲砚作为非遗的收藏价值,把相关手艺和文化传承下去。
几番辗转心有所系定事业
赖庆良是蒲江县西来镇人,从小对绘画书法艺术兴趣浓厚。初中时的写生作品曾被省美术展收录。
“小学三年级,学校开设书法课,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墨汁,每个人都带一块墨条、一方砚台,现磨现写,以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后来再去邛崃这些地方上学,发现他们那里根本没有(蒲石)砚台。”赖庆良顿时对蒲砚生出满满的自豪感。
初中毕业后,赖庆良拜石雕名师许世勤为师。“老师相当严格,先让学习开料,做起来很累很枯燥,一不小心就被錾子凿一下,受伤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学成归来后,赖庆良先后当过兵、做过美术老师等,始终没有放下这门手艺。“旅游景区那些人像速写,我也可以,立等可取哦。”赖庆良笑道,雕刻讲究手感和艺术敏锐度,所以基本功不能撂下。
2011年,赖庆良成立了蒲砚创作基地,将以前的业余爱好当做事业来发展。“同批申报非遗的三个项目,只有蒲砚成功了。身上的担子骤然加重了。我得让越多人知道蒲砚,喜欢蒲砚,把这门艺术传下去。”
深厚沉积温润细腻成大器
蒲砚在一些历史文献、文人诗词中早有提及。《蒲江县志》曾记载,理学名家魏了翁赴京赶考,天寒地冻时节,唯独他的墨因为使用了蒲砚而没有结冰,从而金榜题名。蒲砚也由此称奇于天下。
“确实是这样,蒲砚在冬天零下3℃至5℃不结冰,夏天高温也不干燥。随便哈一口气,都能凝结水珠,研出的墨汁跟狼毫、羊毫都融合得很好。”赖庆良说,这一优势主要缘于它的原材料——蒲石。蒲石分布区域非常有限,仅在蒲江县长秋山一带分布,已被县政府列入保护性资源,只能供小规模使用。石料也分次中上不同级别。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来的砚也分为纯功能性砚台、工艺品和艺术品不同档次。
除了占有上好石材,蒲砚在制作工艺上有了进步。以前纯手工制作,现在开料和基本构图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但是粗雕、细雕、精雕以及打磨还需要人工。在雕刻题材上,赖庆良突破了传统的文人书画内容,更注重本土人文题材的发掘,如东坡醉酒等。“可以说现在的蒲砚超过了我的老师们的水平,品质更好了。”
叫好不叫座借文创产业发力
“2008-2012年是最难熬的,积蓄都投到蒲砚上面来了,但是一点回报都见不到。同学都发达了,自己却天天抱块石头凿啊、刻啊,没什么经济来源。回想起来也觉得酸溜溜的。虽然蒲砚获得了成都书画界名家的肯定,在懂行的人中声誉日隆,但是陶瓷砚等可替代的很多,蒲砚毕竟不是什么必需品。”赖庆良说。
不只是赖庆良,他的前辈们也经历过叫好却不叫座,欲重振而无力的辛酸。1973年,蒲江县组织成立蒲砚生产合作工厂,产品曾参加广州交易会展销,结果销路不畅,工厂开办一年多即停产;1979年,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蒲江县再次恢复蒲砚生产。砚盖使用珍贵木料,产品工艺精美,质量大幅提高。印有中、英、日3种文字说明书,拟扩大外销渠道。虽然的确广受赞誉,但终因产品成本高,售价昂贵,销路欠佳,于1982年停产。
这次能否坚持做下去?赖庆良认为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一个利好,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是不错的大环境。大力发展旅游、服务、文创等第三产业,使他有了胜于前辈的机遇。“崇州街子古镇来谈合作,他们认为当地欠缺好的深度游项目,和其他古镇没有差异性。想规划一个文房四宝体验园,让游人亲自感受从制作到研墨、书写绘画的乐趣。”赖庆良说道,年前,他们在宽窄巷邀请刚开蒙的小孩子,用蒲砚写春联,效果非常好;眉山打造的三苏祠面向庞大的旅游人群,也需要订制特色旅游纪念品。“蒲砚是有一定市场的。”对蒲砚的未来发展,赖庆良满怀信心。
赖庆良供图
新闻推荐
整理调解书。□本报记者刘佳文/图“五老”调解作为一种群众自治的民间调解模式,是对构建多元化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创新,通过民间调解这一环节,构筑了化解纠纷矛盾的又一个“前沿阵地”。...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