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四四黄里站在机耕道边的坡地放眼望去是大片
□本报记者 陈四四 黄里
站在机耕道边的坡地放眼望去,是大片大片的水稻田,稻田四周,是茂密树木掩映的院落,偶有白鹭从天边掠过。稻田间,一辆挖掘机新拖出一段深黄色的排水沟。这是6月22日,一批成都市政协委员进行湿地调研,在邛崃市临济镇郑航村逃命沟湿地目睹的景象。排水种地,在这片丘陵地带,已经持续多年。原本天然的沼泽湿地,已经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
湿地,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段,它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之于地球,好比肾脏之于人体,发挥着净化、调节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因此,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
随着城市的扩张、耕作的需要、道路建设等,湿地的保护与重建,愈加受到关注与重视。省林业厅野保处副处长顾海军说,“成都平原海拔1000米以下,已经没有一处严格意义上的天然湿地了。”湿地保护,老课题如何展开新探索?
逃命沟湿地——“下湿田”是天然湿地
2009年,浙江大学的一批师生实地调查,“意外”发现了藏在邛崃临济镇的逃命沟湿地,随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编制《四川临济湿地旅游开发规划报告》。8000亩已被破坏的逃命沟湿地,开始准备启动退耕保护,以恢复过去独特的湿地生态。
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早在两年前,就多次调查逃命沟湿地。
“抬头看鸟,足下的土地也在变迁……”那是2009年,沈尤看到一份成都市政协委员关于湿地保护的提案。作为环保志愿者、资深的观鸟爱好者,沈尤明白,鸟类与湿地密不可分。
“起初,我们只是想了解各地方的鸟类。”沈尤说。谁知很多地方的资料不齐,甚至没有。于是,从2010年起,成都观鸟会联手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四川大学以及环保志愿者协会展开了一项填补空白的调研——成都平原湿地保护调查,覆盖超过220块(处)湿地。
翻开正在编撰的 《成都平原重要湿地名录》,记者发现成都湿地调查布点很细,包括海拔1000米以下的所有河流、湖泊、库塘、水田、沼泽,20米宽的灌溉河流及周边湿地等。面积约7340平方公里,包括成都市的20个区(市)县,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眉山市彭山县等。
据初步统计,成都平原的湿地大致可分为河流、湖泊、库塘、沼泽、水稻田等多种类型,算上周期性的人工湿地水稻田,成都平原湿地面积超过35万公顷,其中河流、库塘是最为常见的湿地类型,而下湿田、烂坝子是最未引起注意的天然湿地类型。
让他们遗憾的是,调查显示,成都平原已无严格意义上的天然湿地。
逃命沟湿地,本是平坝泥炭沼泽湿地自然生态典型,长久以来,这里被当地人称为“下湿田”,意指地下水太多。这样的田地产量不高,只能产一季水稻。然后便生长出大量的水草,当地农民于是大面积使用除草剂。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这一大片土地上,排水沟渠建设改造不断,天然湿地惨遭破坏,然而,这片土地依旧顽强地蓄积着水分,保持着它残余不多的自然属性。“虽然抽了那么多年的水,也挖沟种粮食,但现在走进去,还是像站在泡沫上一样,踩得出弹性。”逃命沟的人告诉记者。
所幸的是,逃命沟湿地作为成都平原上比较少的湿地类型,已经引起有关方面和当地政府的注意,准备将其恢复重建。“退耕还地、涵水蓄水是恢复的第一步”,沈尤说,这里虽然被破坏几十年,但恢复起来是比较快的。
云桥湿地——人工干预恢复标本
成都郫县新民场镇云桥村田野的深处,成都平原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禁区——徐堰河和柏条河之间,最狭窄的地方有一块面积50多亩的空地。这里是云桥湿地,一个通过人工干预恢复湿地生态的典型案例。
夏日里,粉红色的睡莲盛开在池塘中,大杜鹃在树上鸣叫,比人还高的玉米、芦苇随风轻轻摇曳。深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云桥村村民王道才的家就在这块面积仅56亩的湿地旁,他亲眼看到,自从成都自来水厂在附近取水后,为了保护水源,自家的地不能耕种了,田里的水越积越多……慢慢的,原来的农田地下水位升高,水草、芦苇渐渐成了主要植被。“怎么就变了个样?”
2011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四川康美社区发展与市场策划服务中心及郫县林业局等相关机构的倡导下,云桥湿地重建项目正式启动,设计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实现农田向湿地的重建转变。
如今,此处集水生、水陆生、陆生生态系统于一体。项目参与者巫嘉伟介绍,最近的统计是,云桥湿地区域内野生高等植物超过118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桢楠、金荞麦等。记录有脊椎动物共128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98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0种,鱼类8种。其中不乏体现优质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如蜉蝣类、蛙类、底栖类等。
10多年来,云桥村村民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现在,村民种点小菜都不会用农药,秸秆都会收集起来当燃料,还种了十几棵果树。”王道才说。
此消彼长,天然的湿地在消失,人工的却在增多。“云桥湿地,是人工干预下自然形成与保护相结合的最新案例。”在顾海军看来,成都尤其需要多重建、恢复一些这样面积不大的湿地。如果能有几十、上百块面积几十亩的湿地,那么水系、土壤结构、当地乡土物种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其实,早在1997年,人工湿地就已经在成都实现。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时达设计的活水公园,在成都市区完整展示出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环境保护的典范工程。时至今日,早已退休多年的黄时达还奔波在成都平原,为各地人工湿地建设进行设计。“在城市中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小区,哪怕没有大面积的天然湿地,也同样能让人亲近自然,同样能调节城市气候。”顾海军说。
青龙湖湿地——明代湖泊可成自然学校
面积约为1500亩水面的青龙湖,位于成都龙泉驿区。这个始建于明代的湖泊,曾被改造为农田。2004年成都市政府对其施行再改造。“经过近8年的建设与涵养,青龙湖湿地景观形成并越来越发挥出显著的生态功能。”沈尤说,建立自然学校,这里将是一处典型。
“成都青龙湖湿地,与杭州西溪湿地极为相似。”西溪湿地,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目前已进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沈尤看来,青龙湖作为成都地区极为重要的一块湿地,也符合《国际湿地公约》所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应该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成都观鸟会连续几年在青龙湖观测发现,湖内野生鸟类达209种,其中珍稀、易危、濒危鸟类达2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14种。更让人惊讶的是,如今的青龙湖能为多达60种的雁鸭类、鸻鹬类、鹭类等湿地鸟类,提供夏季繁殖、冬季迁徙越冬的家园。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棉凫”,这种濒危鸟类是最小的野鸭,在四川地区有50年以上未见记录,却在青龙湖有了稳定记录。“在春秋两季,有上万水鸟迁徙中转青龙湖,冬季也有约5000水鸟在此越冬。”
相比起西溪湿地的景观功能,沈尤更看重青龙湖的科普教育作用。尽管目前青龙湖还在建设涵养中,周边围上了铁丝网,但依旧有市民到此,站在铁丝网外观察记录野生水鸟和生态变化过程。“如果把这里建设为自然学校,人们能亲身体验到成都的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的演化。”
6月29日,沈尤应邀为成都市规划局授课,再次提出建设自然学校保护湿地的理念。“当前,有关方面准备在云桥湿地进行探索。”据悉,云桥湿地保护已纳入郫县水源保护规划,将聘请湿地、水源及环境保护专家对云桥湿地建自然学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规划设计。
今年4月,四川省启动第二次湿地调查。成都观鸟会被省林业厅邀请,成为其中一支调查队伍。顾海军表示,对于成都平原的湿地情况,将综合此次调查与成都观鸟会近3年的调查结果,适时向公众公布。
专家访谈
卫星照片识别 四川省有6000多块湿地——访省林业厅野保处副处长顾海军
四川省首次全面大规模调查
记者:为什么要开展第二次湿地调查?
顾海军:四川省在1994年进行第一次湿地调查,调查范围是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后来,四川省在进行区域性动植物资源调查和自然保护区调查时,对湿地资料进行了补充与调整,但是都不太完善。如今10多年了,四川省湿地发生着哪些变化,需要更详细科学的数据。这也是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一部分。
记者:第二次湿地调查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顾海军:第二次湿地调查是四川省首次全面系统大规模地开展湿地调查。
这次我们采用了卫星照片识别,发现四川省拥有湿地6000多块。其中,有3000多块还需要施行重点调查,包括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性重要湿地名录的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泸沽湖、九寨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以及全省目前建有的53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公园等。
严格地说,6000多块湿地中受关注的只占十分之一。有的湿地即便科学家从研究的角度,也没有去过。比如乐山的大瓦山湿地,就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湿地,为中山泥炭类型。它的成炭植物是什么?生态系统如何?都需要进行调查。
人工干预,促湿地保护
记者:四川省湿地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顾海军:整体情况是在萎缩。比如若尔盖湿地,对不同时期的地形照片分析,大约有三分之二湿地在退化,还剩三分之一保持着原始状态。
若尔盖湿地是一个盆地形状,边缘萎缩比较厉害,300多个泉眼有90%已消失。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从若尔盖湿地中挖出的泥炭是金黄色的,像一块饱含各种植物残体的蓄水海绵;六七十年代为开辟草场放牧,挖沟排水,沼泽开始变干;到八十年代,排水沟越挖越多,湿地地下水不断减少,使蓄水海绵发生了结构性改变。
记者:今后对于湿地保护将采取什么措施?
顾海军: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制止湿地生态恶化,需要采用一些人工干预的手段。比如,堵住排水沟,能较迅速地恢复湿地泥炭的含水量;将堵塞的泉眼,用工程办法疏通恢复,恢复湖泊;适当减少放牧量,改良牲畜品种,以质换量等。
湿地保护,需全民参与
记者:第二次湿地调查的结果何时公布?
顾海军:野外调查工作预计在12月底结束,大约会在明年3月左右完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束后,将统一向社会发布,使湿地的管理、保护、利用等接受社会公开监督。湿地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全民参与,才能加速保护进程。
<引题>=
新闻推荐
锦江着力推进沙河国际新城建设及其周边道路改造提升,促进上海绿地、韩国乐天等5个重大产业项目尽快开工;着力培育红星路大慈寺、攀成钢锦华路两个百亿商圈;着力建设“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