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莉凌晨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新津县普兴镇
□本报记者 刘莉
6月6日凌晨,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村民黄小蓉照旧早早地起床,披上雨衣,到自家地里采摘西红柿。一个早上下来,她卖出了1700斤西红柿,“今年小春一季,光是蔬菜,纯利润每亩就能有一万多!”
水稻—秋(冬)菜—春菜、水稻—草莓、水稻—食用菌……近两年来,这种被称之为“千斤粮万元钱”粮经高效复合种植的模式在成都建成示范基地27个,实测数据显示,其平均每亩产值已达1.17万元。
在不考虑土地成本和惠农补贴的情况下,2011年,成都市水稻的亩均种植纯收益仅为275.2元,玉米和小麦的情况则更加“惨淡”,亩均种植纯收益为342元和156元。
既要稳粮,又要增收。成都“千斤粮万元钱”粮经高效复种模式无疑给予了坚守土地的农民以希望。
做加法 一块地里轮番种
6月,西红柿、茄子已经进入采摘尾期,再过十几天,它们就要“退场”,为水稻腾出空间;待10月水稻收割完毕,又轮到莴笋上场……在新津县柳江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园,普兴、花桥、花源3个镇5个村共35000亩耕地,均按“水稻—蔬菜”轮作。
往东50公里,双流县永兴镇红花村又是另一番景象:满眼青翠,分蘖期的水稻秧旺盛生长;旁边的矮坡上草莓茎爬成了一张网。这里的15000亩“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采用 “水稻—草莓”轮作。水稻收割后,便种下草莓。从当年10月到次年的5月,有名的双流“红玛瑙”冬草莓就源源不断地挂果,最贵的时候市场上卖到每斤40元。
“‘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都是按当地优势产业规划。”成都市农委种植处处长姚光贵表示,示范基地覆盖全市14个区(市)县,示范总面积达8.3万亩,包括“水稻—秋(冬)菜—春菜”、“水稻—食用菌”、“水稻—草莓”、“水稻—大蒜”等多个模式。
复种指数还在增加。小麦—嫁接苦瓜+大豆、水稻—大蒜+速生蔬菜等模式正逐步推广运用。
降成本 高标准农田夯基础
黄小蓉的父亲黄建文已经和蔬菜打了半辈子交道,不过,“千斤粮万元钱”的模式还是让他觉得十分新鲜。“以前我们算成本,只算买了好多种子、肥料,现在每天要写日记,去了地里几趟,去做了啥子,做了好久,都要记。”
日记本的用处在于精确测算劳动力成本。“我们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蔬菜品种选择、流转土地等方面都由农户自主决策、自主经营。”新津县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成本“抠”得更低。灌溉排水工程、井电配套工程、农田林网工程……近两年,成都市新建高标准农田29.5万亩,整治渠道3624公里,新建蓄水池3271口,恢复灌溉面积119.1万亩。
成本降,收入涨。2011年新津县“菜—稻—菜”模式亩平纯收入超过13000元,比2008年增加了30%。黄小蓉算了一笔账:她家的4亩地,上半年每亩西红柿产量上万斤,毛收入5万多元;下半年1000多斤稻谷能卖近2000元,再种一季莴笋,每亩还能收6000—8000斤,遇到行情好,两三万元“稳得”,“比打工强多了。”她正盘算着再租些地来种。
标准化 统一管理闯市场
由于红花村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作法,统一育苗、统一农资、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冬草莓的标准化种植,永兴镇涌现出了百来号草莓“经纪人”,红花村村民沈尚金每年光是收草莓“也能多挣2万元”。
“27个粮经复合型标准化高效生产示范基地,良种率达到100%,优质率达到95%以上,组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姚光贵表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全面推行,不仅催生了新的涉农职业,还让更多关键技术得到深化配套。
郫县等蔬菜主产区采用“水稻—大棚蔬菜”的种植模式,利用竹架大棚加小拱棚和地膜覆盖技术,提升大棚里面的气温和地温,提高蔬菜产量和提早上市时间。
柳江村的蔬菜示范基地则配套建立了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园,设立了青年大学生现代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引进了多个新品种和技术,生产的西瓜、黄瓜和茄子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新闻推荐
成都警方通报扫黄禁赌典型案例本报讯(陈俊记者王小玲)今年以来,成都公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黄、赌”行为的集中整治行动。7月5日,成都市公安局通报了行动中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循线侦查端掉地...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