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个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文化正变得越来越生活化五
对每一个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文化正变得越来越“生活化”。
“五级公共文化网络”是一个新名词,这个新名词和它背后的服务体系,让文化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除了省级的各类文化设施,市、县两级有文化馆、图书馆、数字电影院;乡镇有文化站、广播影视站;城镇街道和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播室、农家书屋……
5年间,四川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机构和从业人员、公共文化投入、电视广播覆盖率节节攀升;5年来,四川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从单一项目个体到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四川正不断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转变。
变化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数字,还有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名词。十五分钟文化圈、市民文化学校、流动博物馆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一核四带”、藏羌彝文化走廊连点成面,文化产业在明晰区域布局与发展特色的基础之上,抱团发展。
一个又一个新名词,构筑出四川人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样的新名词,还会陆续出现。
【讲述】
“大篷车”把博物馆开到百姓家门口
两年多来,陪伴着“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工作人员赵卿的脚步踏遍了巴山蜀水。
2009年12月份,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试运营,载着赵卿以及博物馆宝贝开始在巴蜀行走。2010年2月,“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流动博物馆。
用赵卿的话说,“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车内有等级以下的文物,有文物的复仿制件;有解说词,有多媒体设备,有触摸屏,有展板;还有各类思想道德、历史文化、科普知识、实用技术等图书。
在赵卿的记忆里,三年多来,自己几乎每个月都在路上,一年至少要出去展览十多次。成立两年多来,“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先后精心策划了“巴蜀铜兵器”、“川籍之帅”等10余个展览,推出了 “走进军营”、“走进地震灾区”、“走进SOS儿童村”等多个系列活动,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到边远地区的群众眼前。还带去了文物专家在现场无偿为市民鉴宝,书画家免费为市民泼墨挥毫,实现了“博物馆从象牙塔走进缤纷的大千世界”。
总行程近20万公里,接待观众人数114万人次。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赵卿说,下一站不仅仅是省内,“大篷车”还要开到省外去。
观察员
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创意企业
★四川省文化厅宣传信息中心、产业促进中心主任 赵红川
我国经济发展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具有支柱作用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富有增长活力的中小企业。这个思想,特别适合于指导以文化创意和个性化生产为特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全国视角看,我国有中小企业1000多万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促进就业的主渠道。
从文化视角看,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创造性,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途径。
从产业视角看,文化产业本质上是基于个人智力、技艺技能和创意能力的知识密集型领域,具有轻资产、高技艺、无污染、少能耗等一系列绿色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
从市场视角看,5年来,全省文化市场网点发展到1.7万家,增长13.3%,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增长59.6%,经营收入达到269亿元,增幅达169%,构成了充满生机、遍布城乡的市场微观服务网络。
因此,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型支柱产业,必须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推动创意型中小文化企业成为发展文化生产的主体、促进文化消费的主力和扩大文化就业的主导。
要大力培育既有企业家精神,又有一技之长的中小文化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阶层。建设文化企业“产学研共同体”,推动中小文化企业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引进,不断提高创意能力和成果转化率。各级政府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形成骨干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这些年,公共文化走近公众
★成都市文化局外联(教科)处副处长 王健
因为编辑机关内部刊物的缘故,我经常到区(市)县采访,有机会亲身感受到近年来基层文化的巨大变化。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年初和新华社、《中国文化报》记者一道,走进龙泉驿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在那里,一位姓张的大爷告诉我们,退休后他从成都市区搬到龙泉和女儿一起住,刚开始担心生活会枯燥,没想这里的市民艺术学校条件很好而且免费,于是他每天来这里学钢琴、手风琴,练合唱,忙得不亦乐乎。老张说:“以前总觉得城里什么都好,其实文化生活可能还赶不上这里。”
就在四五年前,成都市238个乡镇仅26个建有文化站,如今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标准化建设,设备全新购置,附带不小的广场,很多地方的文化站都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更深刻的变化还在观念上。当文化进入公共领域,作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者的文化部门,也在转变思路,开始有了服务意识。比如,从静态服务开始转向流动服务,“流动舞台车”正成为区(市)县文化部门的“标配”;从传统服务开始转向信息服务,共享工程网络随处可及;从被动服务开始转向主动服务,图书馆、文化馆四处开起了“分馆”;从大众化的服务转向了个性化服务,“点菜式”的文化消费逐渐普及……
相比设施的更新,这些变化才是成都公共文化建设更让人可喜的地方。当公共文化服务不分地域、不分城乡,真正走近公众,成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个案】
村民张志民的快乐文化生活
出门走5分钟,彭州市新兴镇阳坪村村民张志民就来到村里的文化活动室。这个3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内有设施齐全的图书室、数字影像多功能放映室、广播室,是张志民每天都要来的地方。
文化活动室门前,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活动广场,是村里男女老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扇子舞、太极、龙狮……每到下午和晚上他都会来热热闹闹地跳一阵、舞一阵。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迅速重建。2009年,阳坪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建好后,村民们自发组建了5支表演队伍,村里则专门从镇上请来专业老师免费教村民跳舞。张志民说,不经意间,参加舞蹈队的队友们增进了感情,街坊邻里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在张志民和阳坪村村民的生活中,文化生活正变得越来越便捷。出门5分钟就有文化生活,而到镇上的综合文化站,也只需要15分钟时间。此外,镇上每个月、村上每个季度都要组织一次文化活动。
自娱自乐之外,文化惠民活动则给张志民和村民们送来了高水平的免费文化大餐。“这几年,每年都有文化下乡演出,像今年的‘2012成都文化四进活动——文艺巡演快车到乡镇(街道)’,前不久就在新兴镇演出过。”张志民说,现在足不出户,在镇上甚至在村上,都可以欣赏到专业艺术院团的精彩文艺节目。
【数字】
2011年,全省各地文化系统共举办展览7976场,接待观众620万人次;组织文化活动39449次,参加人数达1939万人次;开展公益讲座1261场,接待听众23万人次;举办各类文艺培训活动22212次,培训人数达165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34.5平方米。
一个村民的文化生活圈
村文化活动室
这里可以看书、上网。
村活动广场
这里可以跳扇子舞、打太极、舞龙狮。村上每季度有一次文化活动。
镇综合文化站
镇上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文化活动。
文化下乡演出
每年都有文化下乡演出,可以欣赏到专业院团的精彩文艺节目。
县、市级文化馆、图书馆省级各类文化设施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34.5平方米
2011年全省组织文化活动39449次,1939万人次参加
2011年全省共举办展览7976场接待观众620万人次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张良娟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余坪本版制图卢浩侯小科
新闻推荐
——一个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山村纪事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本报记者罗晓岗赵仁贵张萍张守帅龙门山风浩荡。一面红旗飘扬宝山,历久弥新。走进宝山,眼前是这...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