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量农民返乡如何家门口就业吴梦琳本报记者张守帅往年

四川日报 2012-09-03 17:57 大字

  大量农民返乡 如何家门口就业——

□吴梦琳 本报记者 张守帅

往年,彭州市敖平镇农民最担心的就是“秋收”: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庄稼收割总缺人手。8月29日,记者在该镇友谊村采访时却发现:今年秋收进展顺利,多数粮食已装入仓库,仅有少数玉米、黄豆等还在晾晒。“受沿海外向型经济不景气影响,春节过后,有近百人没有再外出打工。”友谊村负责人说,村里现在劳动力充足,村民不担心秋收,却担心就业了。

面对农民工返乡潮,能否通过产村融合,实现村民居家、就业两不误?敖平镇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将此作为一个破解课题。

小区闲置土地换来发展资本

不期而至的返乡潮,让如何用好剩余劳动力成为敖平镇的当务之急。“农闲时无事可做的村民常聚在一起或打牌或赌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敖平镇副镇长童家文说。

此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带来启发:因为劳动工具无处存放,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要在小区空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内按照家庭人口匹配一定面积的库房,一举解决工具和粮食的存放问题。这些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否再配套一些产业,让村民不仅扇子舞起来,还能钱包鼓起来?

经对外出人口就业结构分析,敖平镇发现,外出从事服装加工的村民不在少数,有的还有着长达五六年的从业经历。家纺服装产业也是彭州重点发展的轻工业。“不愁劳动力,不愁市场,不愁土地,能否引进社会资本来做这个事?”

果然,有两位当地村民站出来表示愿意投资。那块占地350平方米的土地筹码价值多少,再次提上村民议事会。村民形成共识,小区围墙没修、摄像头没有安装,在换来就业的同时,也要换来安全。于是,集体建设用地的租金,被用来修围墙及安装安全设施。

家门口就业不担心“空巢”

预计9月份,投资近200万元的“家庭车间”就将投入使用,计划容纳100名工人,有望创造上千万元的年产值。

虽然厂房还未建好,“家庭车间”已经购回了20余台电脑缝纫机,组织较为熟练的缝纫工在小区一套居民房中开始小规模试生产,另外一批人则被暂时安置在附近的豆腐干厂上班。

经验丰富的覃凤莲,被聘为车间管理人员,月收入达到四千元。她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外打工远离家乡,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看娃娃,收入也不差。”对于一般的计件工人而言,每月收入也将在2500元以上。

彭州市就业局还请专业讲师授课,免费为小区妇女培训缝纫技术,参与培训的居民达到170余人。镇、村干部也在争取联系一批能够对外订单生产的家纺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据介绍,敖平镇将以“家庭车间”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另外开设“青年车间”,安排针对性工种,专门解决农村待业青年就业问题。

新闻推荐

对每一个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文化正变得越来越生活化五

对每一个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文化正变得越来越“生活化”。“五级公共文化网络”是一个新名词,这个新名词和它背后的服务体系,让文化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除了省级的各类文化设施,市、县两级有文化馆...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