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彭州农业跨越发展之路中国注目成都一个消息正式公

四川日报 2012-10-31 17:34 大字

彭州农业跨越发展之路——

10月25日,中国注目成都。一个消息正式公布,备受关注的中国四川(彭州)蔬菜科技博览会,将于11月1日在彭州隆重举办。

这是国内仅有的两个国家级蔬菜专业展会之一。发轫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2010年菜博会,彭州用天然生态的蔬菜产业,向世界展示了灾区群众的自强不息与厚重责任。

今年举办的时间,首次推迟并固定在11月份——彭州“大地菜”的集中上市季节。这意味着,展馆之外,天南海北的客商可以一览80万亩田地里摇曳多姿的浓浓绿意。

六山一水三分坝,是彭州地貌的经典素描。着色其上,彭州人善用大色块渲染。

80万亩绿色已为外界熟知。红色版图也不小,4万亩猕猴桃直奔高端,要做世界级产业高地。“一黄”开天地,10万亩川芎黄柏,将成就 “中华川芎城”。

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58.36亿元,同比增长4.9%;农业增加值达37.21亿元,同比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8147元,同比增长22.1%。

这“一红一黄一绿”,在彭州纵深推进“四二一一”发展战略中,勾画出彭州现代农业的新图景,书写产业倍增的新篇章,开辟彭州农业“弯道超车”的新路径。

□张守帅未署名图片由彭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一

”奔高端培育五彩猕猴桃

从葛仙山到丹景山,从小鱼洞到龙门山,彭州广袤的山区丘陵,缠上了“金腰带”。从400亩起步,彭州猕猴桃种植面积突破了4万亩。

彭州大规模种植猕猴桃,是近两三年的事。起步晚,并不意味着起点低。实际上,彭州北部龙门山脉带猕猴桃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世界高端猕猴桃种植最佳适宜区域之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彭州放眼世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何转化为发展资源,绝佳的区位优势如何转变为产业优势?

直击微笑曲线两端。现代农业附加值最高的领域在育种,彭州依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猕猴桃研究中心、四川省资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引进成都中际公司,在彭州市小鱼洞镇建设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成都猕猴桃资源基因库与科研示范基地。

世界猕猴桃将在彭州找到血脉之源。目前,基因库已经建成科技研发核心区及示范区1200亩,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品种83个,开展了近200平方公里的龙门山脉猕猴桃资源调查,收集保存了42份野生品种资源,甚至在龙门山镇国坪村发现的百年野生猕猴桃获得了 “野生树王”的美称。

凡事预则立。3—5年后,彭州将建成一个拥有一支一流的科技研发队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一整套标准化集成技术的猕猴桃基因库,为成都猕猴桃占领高端市场、走向全球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园区经济。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地理优势,彭州引进项目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磁峰、小鱼洞、新兴、通济、龙门山5个镇22个村,规划建设了龙门山国家公园万亩有机猕猴桃产业园,总面积达2.2万亩。实现良种化种植率达100%,标准化覆盖率达90%,有机猕猴桃比例达70%。

两三年间,种植面积翻了100倍,动力引擎从哪来?彭州给出的答案是 “1+N”模式。

“1”是指万亩有机猕猴桃产业园,“N”是指多个支撑平台,包括龙门山脉特殊地理优势平台、成都市猕猴桃协会协调平台、基因库科技转化平台、多业主投入独立经营平台等等,从而开创出多种合力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集聚发展。

“一

”开天地打造“中华川芎城”

很少人知道,彭州的川芎早已走出国门。

每年5月和9月,彭州都要上演中外贸易大战。5月,全国10大药材市场100余人云集敖平,直购川芎,9月则是韩国人最先抵达,收购川芎片。

敖平川芎占全国川芎产量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代表着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

是荣誉,更是责任。彭州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成立彭州市川芎协会,引进四川绿色药业集团、四川塔基圣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采取 “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基地”、“土地银行”等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

通过订单种植,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中药材产业附加值。先后建成了国家级川芎GAP种植基地、中国道地中药材川芎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年种植川芎6万余亩,年产商品川芎5000余吨,统一出口达2000余吨,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8450户。

对消费者负责,也要对药农的收成负责。彭州引进中药材天地网在敖平建立站点,让以川芎产业为代表的黄色中药材产业步入电子商务快车道。

一方面,它为农户、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市场信息资讯;另一方面,通过对全国的中药材种植信息收集、分析,建立了信息预警机制,使农户、合作社等基层生产单位及时掌握中药材市场风向标,了解市场动态,实现了农户有序生产,降低了市场风险。

此外,通过信息平台的快速导航,提供网络供求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了营销中间环节,保障了农民收益。

敖平镇的规划,是建设 “中华川芎城”,这需要在产业发展中具备更强和更稳的机制保障。该镇引导规范化的仓储物流服务及“一站式”的产销对接,以彭州市敖平川芎产购销合作社为核心培育发展营销组织,已有营销大户120户,与国内外100余家客户、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销售关系。

同时,对外销川芎统一使用“敖平”牌川芎品牌办理运输绿色通道卡及外运川芎货物检疫证,派质检员对川芎的等级、质量、水分等进行检测,规范中药材购销市场秩序,实现可追溯生产,在源头上保证质量,最终提升川芎的品牌形象,促进彭州川芎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赢得了外商客户的好评和赞誉。

“一

绿

”全链条锻造“西部菜都”

彭州年种植蔬菜80万亩,年产20亿公斤,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3400元。这组以菜富农的数据,分量很重。

农民朴实的增收愿望,与彭州将产业做大做强的壮志雄心,在打造“国家级蔬菜名片”上产生共鸣。为此,彭州探索出的路径是,闭合全产业链条,种子种苗——商品蔬菜生产——质量监管——精深加工——市场流通,集中积聚,一个不少。

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科技是重中之重。

彭州依托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百信公司、种都种业等单位,建成蔬菜 “科技三基地”(即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近100项,推广蔬菜新技术10—15项,“三新”技术推广覆盖面比原来扩大45%,推广周期缩短到2—3年。

同时,先后引进建成中国(彭州)蔬菜科技博览园和种都蔬菜科技产业园2个全省一流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带动三界丰碑、濛阳双林等6个合作社建成育苗基地,年可生产优质蔬菜种苗9500万株以上,通过种苗直供、共建基地、产供销“一体化”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覆盖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以上。

按照 “一镇一园区”的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园区示范、带动产业基地发展的办法,统筹运用国家资金、拉动社会资金,按照“三铁”原则(铁的程序,铁的质量,铁的档案),先后投资11.07亿元,实施43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生产基地。建成磁峰镇“鹿鸣荷畔”产业园和濛阳镇“国际蔬菜科技产业园”等21个特色产业园,促进了蔬菜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转变。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种蔬菜,就是种信誉。彭州全面推行“五统一分”管理模式,确保标准化生产。推广“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即实行作物布局、生产标准、农业投入品、技术、销售五统一和分户管理),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民+基地”的企民利益连接机制,采取 “菜—稻—菜”、“菜—稻—菜—菜”种植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促进农民增收。

还推广了“1+4”现代蔬菜发展方式,即以“龙门山”综合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服务、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服务、“农业服务超市”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4大服务体系为支撑,积极鼓励龙头企业直接建立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

此外,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等制度,实现了彭州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新闻推荐

请来“临时父母”失足少年获刑减轻

彭州法院判决首例“合适成年人”参与庭审案件本报讯(记者刘春华)3月28日,彭州市人民法院对新《刑事诉讼法》生效后,该院首例“合适成年人”介入的刑事案件进行宣判。17岁少年小龙(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减...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