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遗嘱, 饱含家国情怀

亳州晚报 2021-06-04 08:19 大字

近日,一位79岁的亳州老人范素勤立下一份遗嘱,要求子女们在她死后简办葬礼,还嘱托孩子们要听党话、跟党走,不仅体现了老人的豁达,更彰显了她浓浓的家国情怀。(亳州晚报5月27日报道)

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在诗中写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抒发的是看淡生死的潇洒气质;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遗嘱中吩咐:“不得因为丧事收受老朋友以外任何人的一文钱;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传递出令人敬佩的豁达;如今,范素勤老人的这份遗嘱,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这份遗嘱表达了对“家和万事兴”的淳朴期望。该遗嘱的第一条、第四条和第五条内容是告诫子女不要悲伤,以后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多念及骨肉之情。作为一位母亲,范素勤知道,没有和谐的家庭,哪来稳定的感情?没有家庭的平安,哪来社会的安康、安宁、有序?所以,她要求子女在她去世后要互相谦让和睦相处,彰显了一位母亲用生活经验积攒起的大智慧。

这份遗嘱体现了“移风易俗从我做起”的社会担当。人情是张网,你来我往,本是自然。然而,喜事、白事、乔迁、寿宴、开业等等,名目繁多而昂贵的人情费,让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群众都有苦难言。越来越重的人情消费,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不仅加重了广大群众的负担,还助长了奢靡之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素勤老人在遗嘱中要求子女不收礼、不待客、不备酒席,其实就是用实际行动摒弃旧观念、倡导新风尚。

这份遗嘱抒发了对党和国家的崇敬热爱之情。遗嘱的第六条内容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家庭。你们兄弟姐妹要时刻听党话、跟党走。”100年间,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轮”,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千千万万享受到发展成果的中华儿女时刻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也是她发自肺腑的心声。

关爱子女、勇担责任、敬党爱国,这样一份饱含着浓浓家国情怀的遗嘱,怎能不令人由衷点赞?(李锦文)

新闻推荐

老亳州的麦忙季

◎张凤七八十年代亳州的麦忙季在农村人的心中,受重视程度是仅次于春节的。离收麦还有一段时间,家家户户就开始为麦收做准备...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