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老人18年为爱接力

安徽日报 2016-11-28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于永军本报记者 武长鹏

11月20日早晨,蒙城飘起了小雨。正在河边放羊的77岁高龄老人方兴华连忙往家赶——他放心不下已失明7年的58岁儿子方林胜。走进灶屋,他的儿子正抓摸柴火往灶底填。眼看着一根燃得正旺的柴棒快要掉落到儿子身上,方兴华迅速上前,将柴棒推进灶底,并将儿子扶到一旁。

像这样每天忙碌的日子,蒙城县板桥集镇瓦埠村村民方兴华已坚持18年。18年前,方兴华的八旬母亲瘫痪在床,无法自理。当时,62岁的妻子因为患病也已拄了三年拐杖。终生失明、打小在他家长大的弟弟,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为了不给儿女增添负担,方兴华揽下了同时照顾三人的担子。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收拾便盆、洗脸梳头、整理家务、洗衣做饭……稍有空闲,就钻到田间打理农活。

由于病情加重,神志不清的母亲没日没夜地说胡话。方兴华索性将床铺搬到母亲床边,帮她更衣、喂饭、按摩、通便。2004年,昏迷一年的母亲溘然长逝。一年后,方兴华的妻子突发脑溢血去世。不久,他的弟弟又被查出患有肠癌。方兴华天天忙着带弟弟到处寻医问诊,悉心伺候。有时遇到弟弟埋怨、说气话,甚至脾气暴躁,方兴华从不发火,“病人就是这样,心情烦躁,不和他一般见识。 ”邻居都说,若不是方兴华的耐心照料,他的弟弟早就没命了。就在弟弟弥留之际,满嘴说的都是他哥哥一辈子的苦和累。

2009年,方兴华的长子意外失明。由于家里连续多年病人不断,经济负担十分沉重,但方兴华毅然揽下照顾长子的活儿。方兴华以前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每天背着药箱穿梭几个村子。只要别人有需求,再忙、再晚,他都尽快赶到。如今,即便年龄大了、不再背药箱了,依然会有人找上门来,请他看病。在大伙看来,请方兴华过去,不只为看病,还想让他“现身说法”,传播孝老爱亲的美德。

“俺爸这辈子太不容易了!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亲时,方林胜总会流下眼泪。

“一家人总不能不管吧! ”提及他18年来照顾4位亲人的善举,方兴华说,“我只是尽了本分,做了作为儿子、丈夫、哥哥、父亲应该做的事儿。见到一个陌生人有困难,大家都会出手相助,何况自己的亲人呢! ”

新闻推荐

7皖人入选8月份“中国好人榜”

本报讯(记者张岳)近日,中央文明办在各地遴选基础上,参照网络、手机评议投票情况,确定了8月份“中国好人榜”110人入选名单,安徽7人上榜。他们是: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仍弯腰坚守讲台28年的蒙城县民办教...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