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拔“穷根” ——谢家集区真招实策开展***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朱沛国 庞翩翩
“镇里实行产业帮扶,给我送来了‘扶贫羊\’,一年卖羊能赚几千块钱,加上我自己的低保金、孩子的残疾人补贴,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了,衷心感谢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日前,记者一行来到谢家集区杨公镇陈庙村采访,村民陈祖祥告诉记者,“我家有三口人,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好,儿子精神残疾,患病时要家人专门看护,以前家庭基本生活需求很难保障。在镇里帮助下,我申报了危房改造、光伏发电和‘扶贫羊\’等扶贫项目,如今我家的生活已经步入了正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着“让援助对象满意、从本质上脱贫”的理念,谢家集区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扶贫计划,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孙庙乡王集、刘郢两个村安排了17户贫困家庭62人承包蔬菜大棚,由合作社统一安排蔬菜种植、对外销售,并支付给每户每月1800元的保底工资,年底承包户还能从承包的大棚蔬菜销售的总产值中提取2%的资金作为产业分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7户贫困家庭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去年是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我们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部署,按照‘年度战役要打好\’的总要求,坚持精准导向,强力推进实施,全面完成了537人脱贫、1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减贫任务。”采访中,谢家集区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是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是***脱贫的深化之年。在强化‘领导包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基础上,我们区将进一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进村入户,着力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通过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引进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加快发展村级电商,探索创新户用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整体联动推进的同时,我们还将强化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运用数据管理平台,提高脱贫攻坚信息管理水平,加强对人口的定向跟踪,确保小康路上农村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对未考上高中或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建档立卡,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雨露计划\’全覆盖,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完善保险、救助等风险防控机制,加大特殊人群救助力度,防止因灾因病因学返贫。围绕‘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和带动增收\’目标,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培养一批创业成功、带动有成效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带领贫困地区和家庭稳定脱贫。对已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我们将保持政策不变、帮扶措施不少、支持力度不减,脱贫不脱政策,坚决防止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拔除‘穷根\’。”
新闻推荐
主持公道 铁面柔情 ——记利辛县法院江集法庭庭长张美平 ▋陶庆 记者 雷强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怎么办?”作为一位基层法庭的女庭长,张美平每碰到一个案件,总是在这样想。凭着这份为当事人设身处地的想法,庭内庭外,她用一名女法官如水般温和的工作方法和如水般清洌的职业操...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