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耍猴人的江湖

合肥晚报 2016-02-14 14:48 大字

○杨维富坐在院子里猴子笼上休息,笼子里的猴子显得很温顺

70岁的驯猴人

“翻一个,再翻一个!”寒潮过境,皖北寒风瑟瑟,利辛县大刘村路边的一个两层小楼客厅里,71岁的杨维富一手牵着绳子,一手拿着鞭子,不断地吆喝。一只两岁多的猴子一边叫唤着,一边翻着跟头。

接下来,杨维富从旁边拿来高跷和三轮车,这只小猴似乎很听话,跟着杨维富的节奏,做着不同的动作,尽管中间小猴想开小差,但在杨维富的吆喝下,瞬间变得很顺从。“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才刚刚会,节目还没有成型。”

客厅一角堆放着诸如篮球、双杠、举重杠铃等道具,这些都是驯猴用的必备工具。而此刻,院子里,另外五只猴子被拴在树桩上或者关在笼子里,它们也都正在接受训练。

杨维富老人驯猴已经30多年,与猴子打交道已经50多年。杨维富说,自己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牵着猴子外出闯江湖,曾经去过黑龙江、甘肃、陕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很多地方。“早年是跟随杂技班出去表演,有锣鼓,猴子也戴着面具,扮成齐天大圣的模样。后来也几个人结伴出去过,土地到户后,就再没有出去了。”杨维富说,后来自己尝试驯猴,一干就是30多年。

杨维富有四个孩子,多是外出打工谋生,没有一个人愿意与猴打交道。“他们都嫌这个没样子。我喜欢猴子,现在驯猴不仅可以打发时间,维持一下老两口的生活,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猴王大赛。”

在胡集镇王桥庄,72岁的张立明几乎有着和杨维富一样的经历,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耍猴。“那时都是两三个人结伴演出,有时候也与马戏团搭伴。演出都是正规的猴戏,还有伴唱的,现在已经不会唱,停了太久时间没有唱了。”

张立明驯猴时间并不长,中间还停了十几年。在张立明看来,现在驯猴费时费钱,“驯一只猴子要两三年,买来五六千,驯好了也只能卖2万-3万,其间猴子还要吃,如果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张立明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愿意耍猴,“在村里帮人提灰桶打工,一天还有100元呢。”

现在猴子驯好后大多卖给杂技团或者马戏团,民间要的人很少。“驯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驯猴最重要的就是耐心,要像教孩子一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用鞭子抽。”张立明说,有些猴子因为跟自己相处的时间久了,被送走后开始耍泼,不听话,不表演,猴子的新主人只得又把猴子送回来。

最年轻的耍猴人

一场暴雪之后,合肥逐渐放晴。上午9点,文昌新村背后的城中村里,李进银还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床头笼子上拴着的猴子叽叽叫着,似乎在提醒李进银该起床了。

这是一处内外两间的简陋民房,里外放着三张床,简陋的床铺和生活用品夹杂着动物身上的味道。李进银在这里陆陆续续住了8个月时间,一个月180元租金,并不贵。

61岁的李进银,来自利辛胡集镇李堂村,20岁开始跟着别人牵着猴子跑江湖,最初的表演也是给猴子戴着面具,敲着锣,还有狗。而像现在这样一个人牵着猴子跑江湖也已经有十几年了。“猴年发财!”“作个揖,翻个跟头,握握手,笑一个,敬个礼……”这些简单的内容成了李进银现在耍猴表演的全部。“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猴戏了,就是用猴子讨个钱。”李进银对自己的方式并不忌讳,“一年只有农闲才出来,一年也就一两万元的收入。你看住的,其实也蛮艰苦的。猴年到了,讨钱可能容易些。”

其实李进银怀念过去猴戏表演的岁月,只是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干这个。李进银四个孩子,两个男孩都不愿做这个,觉得不体面。

李进银的出租房里连他一起住着三个人,其中一个回家过年,外间住的是另外一个耍猴人刘健,刚刚36岁。

刘健可能是目前胡集镇仅有的从事耍猴的年轻人,并且刘健也不是常年在外耍猴。他平日里大多是在外打工,只是春节前后才牵着猴子出来。2015年12月6日,刘健从新疆打工回来后,就到合肥替换了耍猴的父亲。

刘健说自己耍猴实属无奈。刘健的父亲十几岁开始耍猴,50年也没能改变家里的状况,甚至刘健当年连娶媳妇都很困难,后来经人介绍,花了1万多从贵州大山里娶了一个媳妇,生了三个娃。几年前俩人在浙江打工时发生争吵,妻子负气出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刘健曾经找过但一直没有消息。

父亲年纪也大了,自己得照顾三个孩子,于是刘健从父亲手里接过耍猴的鞭子。不过刘健耍猴也是很简单的表演,其目的也是利用猴子讨几个钱维持家里的生活。对刘健而言,连啥是猴戏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听猴戏的唱腔了,会的也只是让猴子翻跟头、敬礼和作揖。

本报首席摄影记者 吴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法院

合肥中院信息化建设纪实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耍猴人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