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余名烈士在绿色大地中长眠

亳州新报 2011-05-06 17:43 大字

马如成老人,用满含深沉的目光为我们重读了6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在利辛县马店孜镇马店集大马庄西南50米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里,静卧着一座低矮的坟茔,一个有些斑驳的墓碑,墓碑上“陆军骑八师抗战殉职烈士墓碑记”几个大字已有些模糊,在这座坟茔及其周围还长眠着豫、湘、桂战役中牺牲的百余名烈士。

一百余名烈士在绿色大地里长眠

记者来到马店集大马庄时,正值暮春,空气中有槐花的清香,几个孩童在村口戏耍。当被问到马店烈士墓在哪时,孩子们互相看看后,露出一脸茫然,表示从没听说过。正当记者准备去别处打听时,一个眼尖的孩子看到了记者手中的资料照片,大声喊道:“我们村里有个地方和照片上一样。”然后转身带着其余的孩子,一蹦一跳地向他们描述的地方跑去。

穿过乡间特有的纵横交错的小路,记者在一片绿色的麦田里看到了马店烈士墓。一个印有碑文的墓碑,一个刻有“马店烈士墓”五个大字的纪念碑,一座黄土堆砌的坟茔,构成了烈士墓的全部,在烈士墓的周围还种着一圈刚开始冒新绿的小树,映上绿油油的田地,让有些孤寂的墓地多了些许生机。

墓园是为了纪念在豫、湘、桂战役中牺牲的国民党骑八师麾下的100多名战士而建立的,碑由骑八师师长马步康亲自竖立并题词,现在能看到的烈士墓是解放后重新修葺而成的。青山埋忠骨,碧血化长虹

在烈士墓旁,一位老人正靠着墓碑静静地抽着旱烟袋,老人叫马如成,今年81岁高龄,用了半个世纪时间,见证了这块红色土地的变迁。

在墓碑的左上角,记者看到有一块水泥补过的痕迹,马如成说,是先前破损了,后来又补上的。看着有些斑驳的墓碑,让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年悲壮的战况。

据资料记载,1944年春,日军为了打通平汉线进军西南,从郑州沿平汉线向南发动了侵华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攻势——豫、湘、桂战役。同年4月24日,蚌埠田家庵的日军第六十五师团为配合豫中攻势,出动敌军5000余人,沿颍河进犯阜阳,来势凶猛,形势十分危急。骑八师接到阻击敌人命令后,副师长卢广伟即率两个骑兵团驰往颍上迎敌,摸清敌人的弱点,占据有利地位,将敌军200多人的骑兵打得溃不成军,只剩下20余骑。

但是接下来,敌军骑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骑八师进行猛烈的进攻。战争相持了几天,双方都损失惨重,在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的情况下,骑八师拼死抵抗,直至最后一刻。

战后,师长马步康组织人员将卢广伟等100多名阵亡战士的遗体,运到马店集南马庄安葬,并亲自主持了安葬仪式,修建了骑八师烈士陵园。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何柱国还在纪念碑上亲笔写了挽联:青山埋忠骨,碧血化长虹。

“他们都是英雄啊。”了解完这段历史,马如成老人叹了口气说道,以前只是对这块墓地有些模糊的印象,现在知道还有那么多故事时,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老人记忆中的战争岁月

马如成老人告诉记者,在他模糊的记忆里,安葬烈士是在一个星光点点的夜里,行军的脚步划破了这个村子的宁静。来的战士们在安葬好他们的战友后,脱帽致哀,几声对空鸣枪后,又踏着清晨的微光逶迤而去。

据老人回忆,以前烈士墓那里有个半人高的土墙围成的大院子,院子大约占三亩地,大门朝东,院子里有一个高塔,大约三四丈高,院子周围有小柏树。烈士的坟墓在院子北面,正对着高塔,地上有一排排刻着烈士名字的青砖。但是后来,不知什么时候院子就没了,土地慢慢变成了田地,青砖也不知去了哪里。

1986年,利辛县委统战部批示当时的马店区委组织人员对国民党骑八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卢广伟的陵寝进行重修,并将由骑八师师长马步康亲笔题写的“陆军骑八师抗战殉职烈士墓碑记”墓碑重新竖立。

马如成老人说,传言解放之后,有人见过一男子来此祭拜,据说是卢广伟的儿子,还在墓前摆了鲜花,但后来就没再来过,不过每年清明节时,都有附近的学生过来扫墓。

记者离开马店烈士墓时,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渐行渐远,走出村庄回头望去,村里的人家已经点亮了灯光,宛如一颗颗闪着微光的晨星,像人们展示着不灭的革命之火。(李锦文)

新闻推荐

记者张珍实习生张恺近年来亳州市频出优化经济发

本报讯(记者 张珍 实习生 张恺)近年来,亳州市频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组合拳”,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来亳州市投资兴业,一...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