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助学他把结婚喜钱捐给镇上 ——记劳店镇抱王村大学生村官郑振华

鲁北晚报 2012-03-01 19:34 大字

□本报记者 崔畅   

>>扎根农村,无怨无悔造福百姓 

在抱王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期间,郑振华几乎参与了村里所有的日常事务。

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到防治白蛾,从落实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到农村的林业改革,他把村里每户人家的位置都熟记于心,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他用大部分时间穿梭在村民中间,了解民生,听取村民心声,做老百姓与上级的“联络员”。

对农村了解得越多,和农民接触得越深,郑振华就越感觉到农民对脱贫致富的渴求,于是他决心为村民摸索一条致富之路。他积极为农民寻找适合发展的路子,拓宽销售渠道,还申请了10台电脑,组织村民培训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村里的养殖发展一直被资金所制约,郑振华积极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顶着烈日每天来回30多里地奔波在银行和村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争取到银行的惠民政策,为三个专业养殖户跑来共计24万元的贷款。

在郑振华的工作笔记中,他写道: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派给农村的生命力,我们更应该不辜负国家的期望,全力担当起肩上的责任。

>>心系教育,奉献爱心捐资助学 

2009年初,郑振华得知劳店中学打算改造旧的教学楼,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迟迟不能动工,这件事就一直装在了他心里。2009年4月22日,郑振华结婚了,新婚不久,他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把结婚收到的“喜钱”连同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共97000元捐献出来,用于乡镇学校的教学楼改造。这些钱并不是个小数,一开始家人都不理解,觉得他是一时冲动,但郑振华却坚持自己的选择。

“我明白这些钱来的不容易,但我更深知它对一所乡村中学的意义。我还年轻,以后赚钱的机会有的是,但学生们的教学楼不能等。支持教育、发展教育是国家的发展方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应尽的义务,农村需要教育,孩子们需要学习。”郑振华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的爱心和执着打动了妻子,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劳店中学新修建的教学楼早已启用,当别人问郑振华是怎么下定决心拿出这么多钱时,他坦诚地说:“说实话,这些钱当时也有点舍不得,但我知道这么做非常值得。我也是在乡镇学校受过义务教育的孩子,并且当了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将心比心,我深知农村孩子的艰苦,也深知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孩子们安心学习的重要前提,我们是教育的收益者,也应该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郑振华说,现在最让他欣慰的,就是学生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了。

>>积极创业,服务村民带动就业 

2010年对郑振华来说,是特别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除了平日奔波于村里的日常事务外,郑振华积极响应国家和县领导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号召,投身到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项目中。

2009年起,郑振华便利用工作之余,与领导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探索创业项目计划,在认真考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汽车下乡等潜在市场后,他决定建设一所集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加油站。项目筹建之初遇到过困难和阻力,他通过积极耐心的沟通协调,赢得了信任,经过大半年的等待和协商,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2010年12月底,位于阳信县河流镇的加油站建成并投入运营,郑振华希望发挥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打破行业垄断的创业动力和初衷终于得以实现。郑振华又带领他的创业团队陆续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基地及创业展馆,并拿出部分资金提供创业机会,希望这个项目能带动阳信几百名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激情,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脚踏实地,谱写基层青春之歌 

从2009年开始,郑振华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2011年10月,被评为“全市道德模范”。他的踏实努力和爱心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但他自己却依旧很低调。有记者采访郑振华,问他当初为何选择扎根农村,如何看待自己取得的这些荣誉,他总是露出平淡的笑容,说:“能否获得荣誉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更在乎为群众做了什么,把自己的青春换成了什么。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我深知其中的含义和责任,也激励我要更加努力地承担起自己的义务。”

面对一份份荣誉和称赞,郑振华还像当初那个毅然选择扎根农村的大学生一样朴实而谦逊。他总是说:“我只是千万个大学生村官中最普通的一名,但我相信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能把事干成。”直到现在,他都不愿过多提起自己获得的荣誉和成绩。郑振华说,从当初刚进村大家喊他“大学生”到如今叫他“小郑”,是三年多大学生“村官”的经历锻炼了他、培养了他,而他也谱写了一曲基层青春之歌。

他是阳信县劳店镇抱王村村委会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他心系村民冷暖,下田间地头防治白蛾,帮农户种植冬枣;他为群众谋致富路,四处奔波解决养殖发展瓶颈,为专业户争取贷款二十多万元;他看到乡镇学校因缺乏资金无法修建教学楼,毅然把结婚喜钱和所有积蓄近10万元钱捐赠出来;他常在节假日来到敬老院,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清洗衣物;他积极投身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为家乡创造就业机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前不久,他被评为滨州市第三届“全市道德模范”。

他叫郑振华,今年26岁,200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期间,郑振华过得非常充实,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他不愿坐享安逸,坚持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勤工俭学。郑振华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在大学里卖过手机卡,卖过盒饭,也攒了不少钱,但振华这孩子非常节俭,上学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他觉得钱要花在刀刃上。”

大学毕业后,郑振华和女友一同考取了滨州市一家银行。上班之前,他得到了山东省招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于是毅然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劳店镇抱王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新闻推荐

新买剃须刀 “毛刺”让脸受了伤

□通讯员 商建鹏 李国庆 本报阳信讯  新买的电动刮胡刀“初露锋芒”,胡须没刮下来,竟把嘴唇划了一个口子。2月7日下午,阳信嘉苑小区的宋先生捂着包扎过的嘴唇...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