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恩情47年不忘 青岛老人来滨寻“亲人”
本报记者 葛肇敏
月日,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镇岁的张学德老人专程来到滨州日报社,对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年来,这位古稀老人心头一直萦绕着一桩往事。如今虽时过境迁,但在他看来,当时发生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因为那被他视作“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时至今日,我不能继续沉默了,因为我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个旅程。而当时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应该大多也都不在了。但我不能把这件动人的往事埋在心底,所以我专门来到滨州,希望后人把这个动人的故事颂扬。”张学德说。
年轻军官只身完成勘察任务,寒风冷雨中徒步数十里,筋疲力尽昏倒过去
时光回溯到年前,那时的张学德是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年月下旬,张学德奉命带领十余人来到无棣县岔尖公社(现北海新区岔尖村),执行国防工程勘察任务。月初的一天,张学德只身前往沾化县的义和庄、郭局子、弯弯沟一带勘察地形,在返回岔尖的途中,从无棣乘公共汽车来到了一个叫坡宋的村庄。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距岔尖公社约三十公里。该路段不通汽车,更为糟糕的是当天还下着中雨。张学德的衣服很快就被雨水淋透了,寒风吹来,浑身上下透骨的凉。因为脚下的路是洼地,路面异常泥泞,每只脚上都粘着几公斤重的泥巴,当一只脚抬离地面的时候,另一只脚就会深深地陷进泥里,如此循环往复,根本抬不动腿,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不但使张学德放慢了行进的速度,也大大增加了体力的消耗。
天渐渐黑了下来,气温也急剧下降,张学德感到前所未有的寒冷和饥饿。当晚九点多钟,前面隐隐约约出现了灯光。尽管已是筋疲力尽,但张学德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行。他心里只希望能在上半夜赶回岔尖临时驻地,以免影响明天的正常工作。但两条腿已然不听使唤,而且意识有些恍惚。不知又走了多久,眼看灯光近在咫尺,张学德踉踉跄跄地直奔灯光而去,一个亮着灯光的大院就在眼前。但此时的张学德已经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扑通”一声栽倒在地,紧接着就失去知觉,什么也不知道了。
陌生的“亲人们”倾力相救,想表达感激却缘悭一面
张学德醒过来的时候,是躺在一个热炕头的被窝里。原来,这是马山子公社(现马山子镇)机关食堂的炊事员宿舍。当时,张学德的身边站满了人,其中有位姓张的乡镇干部,还有马山子公社卫生院的张院长,另有一位身背药箱、手拿听诊器的康姓女大夫。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十几双关切的眼睛注视着自己,让张学德瞬间明白了之前发生的一切。顿时,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康大夫特意回家拿了生姜和红糖,做了姜汤为张学德驱寒;机关食堂的孙师傅专门为张学德做了味道可口的鸡蛋面条,还让张学德先喝盅白酒暖暖身子。康大夫对张学德说:“你别害怕,我已经为你做了体检,身体没有毛病,只是体力消耗过大,体质虚弱,需要休息。”
就这样,这些人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多钟,见张学德身体暂无大碍,才陆续散去。事后得知,亲手救起张学德的,是马山子公社拖拉机站的一位姓付的工作人员。而他们的义举,也使张学德终生难以忘怀。“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人牵动百人心,危难时刻见真情\’。”张学德说。
第二天,部队的战友把张学德接回了岔尖驻地。二十天后,张学德圆满完成任务返回青岛,途经马山子公社想再见一下那些恩人时,才得知张院长、康大夫都已经下乡了,缘悭一面。
一封“迟到”的感谢信,完成一个时隔多年的夙愿
如今,张学德已年逾古稀,依然非常思念这些救命恩人,总想和这些“亲人”们再见上一面,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和感恩之心。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这一夙愿始终未能实现。
“当时计划着退休之后来滨州,但还没等到退休,母亲就患了老年痴呆,离不开人照顾。今年上半年,母亲过世了,我也决定来滨州了却这个夙愿。”张学德说。这些年他总在想,哪怕是他们当中有人能看到这篇文章,自己也会感到由衷的满足。
“我希望他们明白,我始终没有忘记他们。而我也不应该忘记他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希望能够通过滨州的媒体,向我的救命恩人表达衷心的感谢 !”张学德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徐国光报道)近日,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山东省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名单(第二批),试点城市包括综合性试点示范和特色性试点示范。无棣县等12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