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无棣县佘家镇—— 薄荷田里的商机

鲁北晚报 2016-10-24 00:00 大字

■门方生谈起薄荷种植总有说不完的话,中为该镇镇长周金岗。

□晚报记者 崔吉本 崔希彩

郭  笑

通 讯 员 王  宁   

成片的薄荷田,绿油油的一片,映衬着蓝天白云,格外好看。这是9月20日,记者在无棣县佘家镇看到的一幕景象。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一处供人观赏的地方,实际上,这里的每一株薄荷,都承载着当地群众脱贫的希望。

“薄荷一年可以收获两茬。去年薄荷的收购价是1.2元每斤,今年涨了五毛钱,1.7元一斤。从今年第一茬的情况来看,一亩地平均纯收入在1500元,马上到来的第二茬收入应该也差不多,一亩地年收入大约3000元。”说这话的人,是众达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门方生。

记者了解到,佘家镇现有贫困人口541户,1042人。上半年,佘家镇中草药产业种植规模累计达到8000亩,涉及木香、薄荷、金银花、红花、蛇床子、丹参等8个主打品种,产业产值突破2000万元。部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采取“属地管理+ 土地流转+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138名贫困人口实现创收。

众达中草药种植合作社采取的就是这种帮扶模式,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先后带动多个贫困户实现脱贫。

据门方生讲,目前他们合作社的规模是800亩,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土地流转时适当给于更多的补贴,“一般人家是每亩500元,贫困户则是每亩800元。我们合作社首先选择贫困家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全部进来。”

除了在流转土地时给予更多补助,在平时也会有一些机会,让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比如说,平时雇人给薄荷打药,都是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一般来说,女的一天70元劳务费,男的一天则是100元。

孤寡老人门连科,身体一直不太好,他年轻时还可以靠种地放羊,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渐渐地,种地放羊的活就干不动了。没有了经济来源,又没有家人照顾,门连科的日子越过越艰难。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门方生找到他,给老人带来了生活下去的希望。门连科把家里的3亩地流转给门方生,这一项一年起码有2400元的收入。 

“2400元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不算多,但是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来说用处非常大,而且除了土地流转给予补贴,额外我们也会多帮几把。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看着他一个人过得不容易,咱们看着也难受,能帮忙就帮忙。”

门方生如今的中药材种植搞得有声有色不是偶然的,事实上他在这一行已经摸爬滚打了多年。2010年以前,他在河北打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中草药了。

“当时,我给一家中药材种植基地打工,在那里学会了种植管理中药材的方法,受到启发,决定回乡自己单干。”门方生回忆说。但他并没有盲目将摊子铺得太大,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栽种薄荷,又经过几年的试种,最终筛选出8种适合的品种。

为什么选择薄荷呢?这位理事长说,主要是因为薄荷好管理,用十二个字来说就是喜水喜肥、省工省力、机械收割。“比如说,它的抗自然灾害能力特别强,就算是被冰雹砸了,过几天也能再窜出来,被大雨淹了也没事。”门方生说起薄荷的生长习性来,便忍不住打开话匣子,“除此以外,薄荷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也是我选择种植薄荷的原因之一,薄荷可以生吃,可以入药,可以制作成薄荷茶,还可以驱蚊,用处非常广泛。”

不过,门方生所种植的中药材并不是只有薄荷一种,相反的,无论是益母草,还是木香,又或者金银花,他都有所涉猎。

如今,随着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门方生也有更长远的打算:“合作社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对接,在研发新产品发面进行努力,同时和万寿堂达成协议,对我们的中药材进行收购、生产。我们还计划建成省级示范园,以获得更多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也可以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记者手记

结束当日的采访时,已经临近傍晚,彼时夕阳西下,门方生一人穿梭在绿油油的薄荷田里,不时弯下腰查看一下薄荷的生长状况,嘴角始终挂着自信的微笑。聊起在合作社工作的贫困群众,他说:“大家都乡里乡亲的,谁还没有个难处?来我这里干活,我肯定不能亏待他们。”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且将继续下去。

新闻推荐

无棣确定今年八件民生实事

本报无棣讯(通讯员张海鹰报道)1月日,笔者在无棣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今年,无棣县为继续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特确定了执政为民“八件实事”,让发展成果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