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放得少了坑洼土路变好了老奶奶开始“赶时髦”了
本报记者 隆卫
“鞭炮声声辞旧岁”,是人们对春节的传统印象。也因此,鞭炮成为了过年的一种标志,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而在滨州,这种标志渐渐被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人们在春节期间走上街头,欣赏璀璨多姿的花灯;或在文化广场跳起舞蹈,以新的方式庆祝新年。
过年回到老家沾化区下洼镇赵山村,记者发现,今年的除夕夜较往年安静祥和了许多。以前专门安排的用来放鞭炮的时间里,如今更多人选择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根据记者观察,今年全村春节燃放鞭炮数量明显减少。
两年未曾回老家过年,今年回去一瞧,还真是被“惊艳”到了:村里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已被修得整整齐齐,村子里也有了垃圾箱。正在打扫卫生的王大爷,见记者询问燃放鞭炮一事,他开心地笑了:“以前过完年,街上全是鞭炮纸屑,得装满三四车,今年我只装了一车,终于不用那么辛苦了。”
鞭炮少了,空气也好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大地,天空碧蓝如洗。
时代在进步,村子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村里现在建起了文化广场,经常有演出,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跳广场舞,热闹得很。”61岁的王奶奶高兴地说,自己也学会了几段广场舞,没事的时候就跟着大家跳一跳,既锻炼了身体,也赶了“时髦”。
新闻推荐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滨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2017年1月22日市政协十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滨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年2月日在滨州召开,会期六天。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协...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