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先棣州 黄河埋藏下的老城

鲁北晚报 2016-07-22 16:07 大字

■标注处为先棣州 ■三个字蕴含着千年往事 ■沧海桑田思故城

市档案馆馆藏资料显示,唐朝贞观年间,也就是公元643年的时候,朝廷在这里设置了治所,成为棣州和厌次的州县联合治所所在地,在之后的近三百年里,这里一直是棣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惠民县志也记载说,唐代很重视此地的管理,曾有四个皇子被封为棣王,镇守在这里。

地名小档案

先 棣 州

□晚报记者  孙洪师  

通 讯 员  刘永堂

摄影  周  杰

在惠民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陷棣州—没成(城)”。这里的陷棣州,就是如今的先棣州。据记载,有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惠民的县治曾在这里。

惠民县辛店镇先棣州村,是一个南距黄河不足十公里,北距徒骇河仅有三公里的鲁北小村。根据文物部门考察,这里的地下沉睡着一座千年古城,这个古城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

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也显示,唐朝贞观年间,也就是公元643年的时候,朝廷在这里设置了治所,成为棣州和厌次的州县联合治所所在地,在之后的近三百年里,这里一直是棣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惠民县志也记载说,唐代很重视此地的管理,曾有四个皇子被封为棣王,镇守在这里。

历史上,黄河既是一条富饶的母亲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根据《滨州黄河大事记》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年中,黄河共发生决口泛滥1590次,重要改道26次。黄河有着“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面对着这个重要的河流,棣州州治的城池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最初的时候,秦始皇以都城东南方向有天子气,就决定东巡厌(厌读压)住这股“气”,并在这里设置了厌次县,根据记载,当时的县治应该在今天的惠民县桑落墅北面一带。北魏时期,厌次县治迁到今天的何坊二郎堂村北一带。586 年(开皇六年),隋文帝废渤海设置棣州。596年,国家复置厌次县,县属于棣州,并把县治迁至今天的先棣州村一带,606 年棣州被废。

唐初复置棣州,625年,棣州再次被废。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棣州重新出现在国家的政治版图中,州治驻在厌次县治里,并在这里稳定了近三百年的时间。

但对于这个地方而言,黄河始终是一个悬在头顶的利剑,根据《武定府志》记载,当时的黄河在惠民县的中部一带。而《元和郡县图志》更清楚地记载,唐朝时期的黄河在县城(当今的先棣州)南三里地。于是,828年的时候,黄河发大水,河水汹涌而来,棣州城池被黄水冲毁,城池陷入一片黄水泥沙沼泽中,人们称为陷棣州。

907年,也就是五代的后梁时期,时任棣州刺史华温琪为了躲避水患,上奏朝廷把州县治进行迁移,迁移到了如今的清河镇古城马村一带,这个城池就被废弃了。随着这个城池的淹陷,民间还产生了一个“陷棣州”的传说,说的是一对老夫妻讲诚信的故事,并留下了两人死后后世俗称的“爷爷坟”“娘娘坟”的两个遗存。1920年的时候,当时的人们改“陷”为“先”,于是,“陷棣州”就成了“先棣州”。 

因为先棣州故城是研究隋唐文化的重要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研讨价值,被定为惠民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本用真钱买衣服 结账过后变假钞

偷梁换柱刘先生在惠民县辛店镇经营着一家女装店。4月14日下午5时许,一中年男子急匆匆走进店内,说想给妻子买几件新装。几分钟后,中年男子拿着三件女装走到收银台前,拿出7张百元大...

惠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惠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