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近乎无邪地吹

合肥晚报 2022-04-17 00:45 大字

□木叶

君娃显然兴趣广泛且才情过人,对生活有满满的爱惜与敬重,对生而为人的“来路”与“归途”有真诚的思索和探究。还在几年前,读过她的《子非猫》后,就听说她把主要精力放到绘画上去了,后来不久,在合柴1972文创园,我和我的同事温小龙参观省里的第七届全省美术大展,猛然就看到了君娃的大名和画作,不禁啧啧称赞。再后来又听说她去了藏区支教,也是既出乎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每提及此事,她总是轻描淡写:“比起在山区长期支教的老师,我这个短期艺术支教不值一提的。”现在,散文随笔集《风吹过》又摆在了我的案头,真让人刮目相看。

说“刮目相看”,是因为里面的许多篇什,写得真好。以开篇的《影子》为例,我觉得这是我读到的君娃写得最成功的散文之一。文章的起兴很寻常,缘于父亲生病在上海住院,“我”去探望陪护,但文章的内核却异乎寻常的丰厚,它穿越“我”漫长的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时期,直到此刻,病房内“引爆”开来的历历往事,碎屑四散。父女情深与彼时岁月,当下况味与时光迟暮,百感交集,一起变化为亦真亦幻的、成长与岁月的“影子”,“隐匿在病房的空间里”, 又反影在“记忆的幕墙”上、“时间和心的照壁”上,让“我”陷在无尽的回味中,几乎不可自拔。这篇文章的好,就在于漫漶情思与病房情状“无缝”交融得好,光阴的展卷恰到好处。后面一篇写母亲的《燕窝》也是如此,点点滴滴,满溢深情。

看得出来,君娃在这些散文的写作上,除了上面说的《影子》《燕窝》,再如《甜蜜糖纸》,以及第二辑当中的《蚌埠》等,都着力极深,谋篇布局也很讲究,我想这主要源于下笔之先她对于这些要写作的素材感受清晰,源于这些感受是刻骨的体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不满10岁的女孩子,在父亲关于故乡是河边的大码头、马路是水晶铺成的诱惑下,回到这座叫做“蚌埠”的城市,现实与想象的撞击必然是既激烈、又绵长;同样,新疆的小城特克斯则是从“故乡”望出去的“故乡”,作家君娃在那里出生、成长,这样的情绪经过时光漫长的发酵,最终成就为情感饱满真挚的《蚌埠》,就不足为奇了。

书当中还有很多寄托作家君娃人生履痕、家国情思、艺事感悟的文字,它们作为承载与见证,无不亲切可读。微如去合肥看儿子(《我的爱为你等待》)、一幅绘画作品的何以成就(《宣言》),认真而近谑如和作家赵宏兴、田瑛、刘彬彬、余同友等一本正经的讨论(《女人和男人不是梨子和杏子的区别》),以及另外一些相对严肃、关于艺术的对话与采访文字等,都非常有意思。总之,读完《风吹过》,你会感觉到确实有一缕清新的风在欢快地吹,同时又是在琳琅满目地吹、近乎无邪地吹,而这样一种纯净,其实已经很难得了。

由此看来,君娃融入得很深,于文字、于色彩、于情感、于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她兴高采烈地“左手文字、右手画笔”,惬意而自在。

新闻推荐

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 奋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访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广廷

蚌报融媒体记者顾楷“省委书记郑栅洁在蚌埠调研时的讲话,特别是提出的‘打好三场翻身仗’‘两年大进步、四年...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