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疾控中心提醒 春天野菜莫乱摘,安全食用保健康
野菜“毛毛虫”,学名“构棒槌”,似桑椹,长度在2厘米左右。清明时节,草长莺飞,野菜蓬勃生长。踏青、郊游、挖野菜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一种绿色时尚,原汁原味的蒸野菜也成为了大多数家庭餐桌上一道时令美味。
不过吃野菜也有很多禁忌,如何食用才更加安全呢?市疾控中心提醒,虽然大部分野菜是在野外自然生长,但其安全性并不比人工栽培蔬菜高,建议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摘不熟悉的野菜,避免误食有毒野菜。
鲜嫩野菜成为餐桌“新宠”
最近几天,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出现了清明节期间外出踏青带回的各种野菜,榆树钱、构棒槌、香椿、蒲公英……这些生长在春天的鲜嫩野菜有的是市民从野外采摘回来的,也有不少市民是从农贸市场里买回来的。
前两天,陈阿姨跟着家人踏青的同时,收获了整整一大包“毛毛虫”野菜。“毛毛虫”的学名为“构棒槌”,其实是构树上的构花,形似桑椹,有一两公分长。陈阿姨告诉淮河晨刊记者:“从远处一眼望去,它看上去就像长在树上的毛毛虫一样,每年春天的时候把它摘下来做成蒸菜,吃起来比肉还香。”
当天晚上,陈阿姨便将采摘回来的“毛毛虫”清洗干净,用面粉搅拌均匀,上锅蒸熟后淋上秘制酱汁,一大盘蒸野菜刚端上桌便被家人一抢而空。“春天就是吃野菜的时节,一定要挑最嫩的吃,过了这个春儿,就没这个鲜儿了。”陈阿姨对于野菜的营养价值很认可,她说,“过去吃野菜有一多半是生活的无奈,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点时令野菜也是养生的一种方式。更何况现在市场上卖的野菜价格也不便宜,咱们自己上山摘的野生的,我想会更有营养。”
能做成美食的香椿芽,终究也没能躲过劫难。记者途经淮河路天桥北侧时发现,一两株香椿树刚刚长出的嫩芽已经被掰得干干净净,最下层的树枝则被生生掰断,耷拉了下来。另外几株榆钱树、香椿树则因较为高大,难以徒手采摘,嫩芽这才被完整保留了下来。住在附近的市民表示,天桥两侧长有不少可食用的野菜,可能是有人看到就顺手将长高的香椿树的树头掰断,便于来年更方便地掰香椿芽。
自采野菜食用要谨慎
野菜美味,但如果自己采摘,风险也不小。记者从蚌埠市各大医疗机构了解到,每年医院急诊科都会接收个别因食用野菜食物中毒入院治疗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是食用了野生菌类,但也有食用其他野菜的。”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主任医师陈军提醒,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比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也有些野菜与有毒植物很相像,容易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危及生命。因此,对不熟悉的野菜,大家不要采摘,避免误食有毒野菜。此外市民在公园采摘的野菜可能喷洒有除虫剂、除草剂等,路边的野菜还可能受汽车尾气影响存在有害金属超标等问题。尝鲜要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才好,否则得不偿失。
消费者如想吃野菜尝个鲜,建议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尽量不在路边摊贩或流动摊位购买。为避免储存不当变质,野菜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
野菜的食用方式有多种,可凉拌、炒、蒸、煮,还可以做馅、做汤等。食用野菜之前,要择净去腐,充分清洗;部分野菜有微毒,需经过浸泡、水焯等去毒处理,在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
现代人追逐时令野菜,除了尝鲜,更多的是认为野菜营养价值高。对此,陈军解释:“所有现在食用的素菜都是从野菜开始的,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把适合大量食用的素菜规模化种植,变成我们餐桌的常客。野菜的营养价值没有传说中那么高,脾胃虚寒的人并不适合吃野菜。”多数野菜性寒,尤其是苦味野菜,易造成脾寒胃虚。有些野菜亦是中药,药性强,不能过食。不少野菜中草酸等抗营养因素的含量较高,会影响蛋白质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在进入人体后也容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容易形成结石,因此野菜在烹饪前最好先焯水。
此外,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特殊人群最好不吃或少吃。莼菜、灰菜、马齿苋、槐花等一部分野菜,含有导致过敏的物质,容易在某些特殊体质的人身上引起过敏反应,建议慎食。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就近就医。
新闻推荐
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撞上私家车后“溜走”,交警通过“蛛丝马迹”将其寻找。交警部门以案说法发布视频,女子表示 “对于闯红灯,我感到非常后悔”
本报讯(记者何沛)近日,一名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撞上私家车。眼见自己没受什么伤,女子扶起电动车便离开了现场。谁料...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