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淮上文化之花处处绽放

蚌埠日报 2019-08-08 07:46 大字

城市建设环境优良淮上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文化演出书香小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部署,创建示范区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

走进曹老集镇淝光村,绿树红花,鸡鸣鸟唱,近200平方米的图书室、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藏有各类图书3000多册。村民经常在阅览室中读书看报。近8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上,安装了户外健身器材和宣传栏。每天早晚,远近闻名的淝光村广场舞队、花鼓灯队伍和村民一起在这里边跳边舞,好不热闹。苇编是淝光村老少爷们的传统手艺。从2016年开始,淝光村每年都举办传统苇编技艺比赛,让苇编制品从实用品向工艺品转变……淝光村村民家家都住上了楼房,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精彩。

淝光村只是淮上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淮上区全区各级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全区初步建立了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硕果累累。

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实干担当勇争先。今年以来,淮上区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获得感逐步提升。

创建工作蹄疾步稳

为了确保创建取得实效,创建伊始,淮上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2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及具体工作,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创建动员大会召开以后,该区将创建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推进会,研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软硬件建设、经费保障及人员招聘使用情况。

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管理办法,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制订并落实《淮上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认真对照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步推进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蚌埠日报、蚌埠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风起淮上、淮上文旅等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示范区创建所开展的活动动态、创建成果,形成全社会了解创建工作、支持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抓基础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按照以改扩建为主的思路,切实加强区级“两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其他城乡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桃花园社区、荷花园社区2个共享阅读点,设备调试后将对市民开放;小蚌埠社区和凤凰城的2个共享书屋建设即将进入招标程序。同时,通过多方争取资金项目,积极改善镇村两级文化设施建设,全区75个行政村,已经完成70%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挂牌和改造。

抓活动开展,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创文要求,每个行政村每年文艺演出4场,截至目前,淮上区已完成75个行政村每村一场的“送戏下乡”工作,另外追加的每村3场本月将组织实施。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85场,建成固定放映点6个。在全区积极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7月19日由区委、区政府举办的“放歌新时代唱响新淮上”群众歌咏比赛,演出当天,该活动点击量突破26.6万人次。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共展出作品300余幅;同时积极开展“温馨蚌埠欢乐珠城”“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区文化馆和花鼓灯、泗州戏培训基地打造文艺节目,并参加各类演出,2019年原创舞蹈《爸爸最好了》荣获省“六一”文艺汇演二等奖,市一等奖。

抓工作创新,不断强化队伍支撑。全区75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农家书屋管理员,同时在2017年以公开推荐的形式招聘12个文化协管员和4名文物保护员。招聘专业的文化艺术人才4人,做到舞蹈、音乐、书法、播音4个方面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对招聘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力求文艺团队做到“专业”“优秀”“高端”,增加文化产品的出炉率。今年对全区75个行政村,13个社区的文化协管员实现了全覆盖,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制订出台《淮上区政府购买基层公益岗位实施方案》,目前,各镇(社区)的文化协管员经过培训,已经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一步,淮上区将继续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将依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以及其他城乡综合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完善服务,统筹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城乡(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深入实施文化民生工程。继续扎实开展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文化惠民活动。将民生工程做到实处,提升淮上区民生工程的质量。根据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的特点与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将务工人员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机构、社区和用工企业为实施主体,满足务工人员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抓紧落实“两馆”“五站”服务标准,缩小城镇文化差距,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加大对业余文艺骨干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的更新补充工作,同时区文化馆、图书馆以社会化方式配备流动服务设施设备,推动流动演出及展览服务。

加强检查督导,强化部门联动。按照实施方案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从责任落实、措施到位、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层层督导,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月通报,对工作部署安排不利、工作落实不到位,未按时、按标准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计划到2020年4月,淮上区基本形成“农村半小时、城市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各项指标达到《创建标准》。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点内容,切实抓好有针对性的打基础、促提升的工作,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加强薄弱环节整改,为蚌埠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贡献淮上力量。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苗成韬通讯员高路本版图片由淮上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精准发力 深度对接 重点企业融资银企对接会举行

本报记者张婷婷“我们最希望的还是放款多、落地快、门槛低的信贷产品”“公司缺乏抵押物,通过抵押贷款实在有...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