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创新平台应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平台建的多,但做得好的、作用发挥得大的,数来数去还就是那几个。”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诸多观点中的一个。
在这些“明白人”眼里,于各级各类形形色色平台之中,做表面文章的不在少数。申报程序一走完,不愿意为平台投入更多资金的有之,使得试验仪器设施设备更新不及时,研发试验无法顺利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开展受阻;没有配备专门平台场所和专职研发团队的有之,混迹于生产任务或市场业务中的所谓研发人员,因为没有持续的技术研发跟进,胎死腹中、半途而废或不了了之的情况时有发生;设立院士工作站而徒有虚名的有之,在15家设有院士工作站的企业中,有个别企业一年到头不仅见不到院士本人一面,连院士的学生或团队都难得一见,又能促成什么样的成果在蚌埠落地生根。凡此种种。
“平台建了不少,但真正社会化的平台并不多,很多平台服务的对象仅仅是载体企业。”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观点之二。
结合工作经历回望,的确,无论是一些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立起来的国字号创新平台,还是那些由不同创新主体自发创建的研发平台,都因为很难做到合作共享,从而使平台从前期建设到后期运行都沦为单个创新主体的“独角戏”。
而“平台”二字从字面来理解,本身就具有开放共享特征,作为创新平台,更应该在全市上下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当下,敞开怀抱,主动面向社会和行业开展服务。“开放、合作、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应该才是所有创新平台正确的“打开方式”。
新闻推荐
偌大的校园里,图书馆是我的一方静土,更是一方净土。清晨,站在三楼办公室,一眼望去:那翠绿色的操场,那荡漾着甜甜...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