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路辗转到秒级到账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搭建经济腾飞桥梁
本报记者 张婷婷 实习生 周芮冰
2006年退休后,为了及时掌握养老金发放动向,姜学文在开户银行办了短信提醒业务。“现在我一个月能拿到5240元,养老金每月都是定期打入银行卡中,不用再像40年前那样跑会计室排队领工资了。”姜学文说。
姜学文是江苏省扬州市泰兴县人,1968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蚌埠铁路中学从事教学工作,从此便扎根这片土地。“我是教数学的。家中兄弟姐妹七个,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每月工资都会寄回去一部分。寄钱时也是小心翼翼的,寄之前都是数了一遍又一遍,路上又怕钱掉了,还仔细地包裹了好几层。”揣着工资袋,骑着自行车,来到当时位于宏业村的邮局寄钱寄信,成了姜学文最熟悉的场景。“那时候往家寄钱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快速,办个异地汇款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姜学文说,刚寄钱的时候,怕父母亲没收到,等了几天,他还拿着回款单去邮局查,后来看到有从江苏寄来的信件,这才算安下心来。渐渐地,姜学文的工资袋换成了银行卡,每个月的工资定时打入卡中,跑邮局寄钱的经历也成为过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支付手段的发展成果已惠及全社会,而在这便捷的背后离不开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搭建。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杨晓蓉向记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手工联行时期,受技术条件限制,银行之间要通过联行信件交换信息,收发联行信件的“路”完全依托当时的邮电局。银行接受跨行的汇款,每天自行轧差,各种交易汇总后,告知其他行的交易信息要写成一张张特定的公文,加盖印鉴后在银行间传递交换。可以说一直到1990年,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方式与明清时期票号的支付传递模式类似。
1991年,全国电子联行系统运行,人民银行运用金融卫星专网和电子计算机,建立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实现了联行业务的“天地对接”。从此之后,各个银行之间的跨行汇款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化操作完成,客户的资金在途时间缩短到一两天,越来越多像姜学文一样的普通群众感受到了支付渠道进步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2000年以后,人民银行建成了大额、小额实时支付系统,资金汇划可以实现逐笔实时发送,全额清算。而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相继上线,与商业银行“一点接入”,促进了支付宝、微信等新兴电子支付的飞速发展。“在新技术与新规则的引领下,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不断发展,在支付的账户、渠道、手段、组织、模式等众多方面不断变革,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助推经济腾飞。”杨晓蓉说,除了在城市搭建完善的支付清算网络,随着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持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涉农金融机构通过发放银行卡、推广小额助农取款服务等多种方式,将金融服务引进村、落到户,初步构建了满足村镇支付服务需求,让广大农村居民也享受到现代化支付服务的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蚌埠市总工会开设“职工学堂”,通过讲座、沙龙、实操等形式为职工提供服务 让职工乐享“文化大餐”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激励广大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今年6月,市总工会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开办“职工学堂”,...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