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取暖如何再添一把“火 ”

安徽日报 2013-12-03 23:39 大字

寒冬来临,皖北农村保暖问题,鲜明地摆在面前。

根据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宿州、亳州、阜阳等地开展了“农村保暖工程”试点工作。2011年10月,宿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保暖工程”,选择灵璧县邱庙村、埇桥区夏刘寨村、萧县李台村3处敬老院和夏刘寨村1个村民新居共4个地点进行试点,并制订详细方案,落实奖补资金,当年即开通了暖气,深受群众欢迎。

11月27日至28日,记者在宿州市试点农村采访发现,两年试点积累了经验,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农村保暖工程”规划怎么做、资金从哪来、运行谁来管等,都是从试点走向推广必须跨越的门槛。

■ 本报记者 朱胜利 何雪峰

● “政府为俺们免费安装了锅炉和暖气片,用起来,取暖效果确实好。但每天要烧掉近100元钱的煤,成本太高。去年总共只用了两天,今年不打算用了。 ”

——宿州市埇桥区夏刘寨村村民王文忠

● “虽然供暖设施装好了,但一次都没用过,烧锅炉不如开空调省钱,一晚空调只要10多元钱电费,但烧锅炉却不止这么多钱。 ”

——夏刘寨村村民李刚

试点户:锅炉效果好,燃料烧不起

11月27日下午,宿州市埇桥区夏刘寨村,记者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村民王文忠家。王文忠与老伴及93岁的母亲住在村里统一修建的两层小楼里。小楼没有装修,寒风顺着楼梯口灌下来,灰色的水泥墙和墙上的白色暖气片散发出阵阵凉意,王文忠母亲裹着好几层衣服,坐在屋角。

“没烧锅炉取暖,家里确实冷,‘数九\’之后,还会更冷。 ”王文忠有些担忧地说,他看过天气预报,当天气温是-3℃至7℃。冬天最冷时,气温都在-10℃以下,怕母亲受不了。在王文忠家黑洞洞的楼梯间,记者找到了一个被杂物遮挡着的锅炉。锅炉蒙着一层灰尘,连着锅炉的供暖管触手冰凉。

这个锅炉是宿州市2011年 “农村保暖工程”的试点成果。按照试点规划,政府免费安装锅炉,当年还赠送部分燃料,让他家第一次过了个温暖的冬天。 “客厅、卧室都装了暖气片,锅炉烧起来,室内温度能达到20度,在家可以不穿棉衣,晚上睡觉只要盖一层被子就行了。暖气管连上水管,随时都能放出热水。 ”王文忠回忆说。

去年,没有赠送燃料,王文忠家的锅炉只用了两天。 “由于压缩秸秆不经烧,而且价格也高,就改烧煤了。每天要烧掉70斤左右,每斤煤1块多钱,用不起。 ”王文忠告诉记者,以前住老房子时,用煤炉取暖,顺带着烧饭、烧水,每天用3块煤球,也就3至4元钱。现在,新房子封闭好,不敢用煤炉取暖,“晚上,家里冷飕飕的”,就买了一台电取暖器放在母亲房里,他们夫妻俩“只能硬扛着”。

“用锅炉取暖不如用空调省钱。 ”夏刘寨村另一户试点农民李刚告诉记者,他家的供暖设施装好之后,一次都没用过。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夫妻俩白天在外做生意,晚上在家里才需要取暖。开卧室一个空调,一晚用20度电,电费只要10多元钱;而用锅炉取暖,一晚至少要烧掉三十多元钱的煤。据了解,宿州市“农村保暖工程”在夏刘寨村有8户试点,目前8户基本都停用了供暖设施。

“用锅炉取暖,家里所有房间都能暖和起来,比单独一个卧室开空调,取暖效果好很多。 ”在采访中,村民唐景艳表示,家里有5个月大的孩子和老人,希望大面积供暖,她很想安装使用这种锅炉供暖设施,但一听每天要“烧”这么多钱,她想都不敢想了。

免费建锅炉、燃料靠赠送,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皖北财政本来就比较困难。即便纳入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资金来源依然是一个重要瓶颈。对此,有关部门要善于创新思路,研究如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探索解决好有钱办民生的问题。 “政府投一点,乡村配套一点,农户集一点”或许是个办法。否则,光靠政府投资或农民掏钱,这项工程很难大面积进村入户推广。

● “有了暖气,冬天不再难熬,卧室、活动室都暖烘烘的。暖气片上还能烘袜子、衣服等,雨天也能穿上干衣服了。 ”

——灵璧县杨疃镇邱庙敬老院老人李灯恒

● “敬老院里房间多,烧锅炉集中供暖比用电省钱,而且用暖气比用电取暖器、电热毯等安全,老人都要求用暖气片。但上面不拨资金,供暖设施就无法运转。 ”

——邱庙敬老院院长王春平

敬老院:政策没配套,资金难落实

“一烧锅炉,暖气片就往外冒热气,烘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在灵璧县杨疃镇邱庙敬老院,李建敏老人告诉记者,他入住敬老院5年了,以前没有烧锅炉集中供暖,他一吃完饭就躲到被窝里,但在被窝里也冷得直哆嗦,有时躺到天亮,垫被都焐不热。后来,自己买了电取暖器,作用也不大,冬天仍常常感冒生病。

去年冬天,敬老院集中供暖两个月,让老人们真正体验了一把冬日的温暖。室内温度在15℃以上,老人们脱掉厚重棉衣,在室内随意活动,睡觉时随便盖床被子就不会感觉冷,有时夜里不小心踢掉被子也不会受凉生病。 “晚上洗脚,顺便洗洗袜子,往暖气片上一搭,第二天早上就能穿上干袜子了。 ”李建敏得意地说。在敬老院活动室里,记者看到墙上装了三个暖气片,院长王春平告诉记者,供暖时,老人晚上聚在这儿看电视、听戏,不会孤独。

“尝到暖气的甜头,老人们现在就离不开它了,今年早早就盼着继续烧锅炉供暖。 ”王春平告诉记者,去年敬老院烧锅炉供暖,连续两个月,总共花了4万元。但今年的钱至今没着落,虽然天气已冷,但啥时供暖还不能确定。日前,乘着领导来敬老院考察,王春平试着提出今年供暖资金问题,该领导答应协调解决。目前,敬老院正向有关部门提交正式的供暖资金申请,希望不久就能拿到钱。

然而,令王春平发愁的是,今年敬老院要新进50名老人,院里已经扩建了房间,想把新建的房间也装上同样的供暖设施,“附近的老人都知道我们这儿冬天供暖,如果新建的房间不供暖,他们肯定不答应”,但敬老院不知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安装费问题。

“‘农村保暖工程\’只要能有政策保证后续运行,是非常适合敬老院这种集中供暖使用的。”王春平也给记者算了笔账,敬老院有80多位老人,48间房,每人一个1200瓦的电取暖器,一人一天30多元钱,一个月电费就要6万多元钱;每个房间装一台空调,一天20多元钱,一个月也要3万多元钱。 “我们一个小锅炉,每天烧煤100多斤,能供暖4个房间;一个大锅炉,每天烧煤300多斤,能供暖17个房间,人工每月也只要几百元钱。 ”烧煤供暖不仅比用电节省钱,还更安全。

宿州市“农村保暖工程”有4个试点,其中3个在敬老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关爱。但市里相关文件对敬老院供暖运行费用只字未提,给这项工程持续运行留下了悬念。

“我们敬老院是财政供给单位,如果没有供暖经费,我们就没办法为老人供暖。既然在敬老院搞‘农村保暖工程\’试点,免费安装了供暖设施,那能不能在使用经费方面出台政策,保证‘农村保暖工程\’正常运行呢? ”王春平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供暖资金拨付政策,不能每年都靠自己去跑部门、找领导要钱。

“农村保暖工程”是一项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的民生工程,建好更要用好,建好还要管好。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及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对工程运行经费、管理主体等作出规定,保证供暖设施能正常运行,发挥实效。

11月27日,固镇县农民选购蜂窝煤准备过冬。 本报记者 李博 本报通讯员 李斌 摄

新闻推荐

固镇破获系列“白日闯”案

本报讯(记者 丰静)近日,固镇警方破获系列“白日闯”积案,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前不久,固镇县湖沟镇连续发生6起“白日闯”案件,犯罪嫌疑人在大白天携带作案工具入室盗窃,涉案价值2万余元。...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