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与日军多次交战死里逃生 左腿中弹弹头至今未取出□本报记者 喻武强 文/图
王元老人
靖西县地州乡政府所在地一条硬化好的水泥路直通大利村巴练屯,开车从乡政府到巴练屯所需时间不到6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抗战老兵王元退伍后就回到这个屯居住至今。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位曾在1944年参加抗日战争、现已92岁高龄的老人,倾听他讲述当年的抗战故事。
代兄参军赴国难 从地州走路到贵州
漫长的岁月,使得王元老人的身上留下了时间烙刻的印记,满头的白发,深深的皱纹。见到记者,他赶紧起身坐在床头,与记者热情地握手。在与记者聊起曾经的抗战经历时,这位92岁的老人仍唏嘘不已。他说,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已不记得自己与日军交战了多少回,又有多少次从战场上逃过生死劫难。
当记者问王元老人,当年为何要参军抗日时,王元老人笑称,自己其实是代兄参军。“当时国民党来征兵,要求一家必须出一个壮丁去打日本鬼子,如果不出壮丁,就必须卖一匹马来顶。那时因为家里穷,所以就让我哥去。”王元说,哥哥知道自己被征,心里十分害怕,便偷偷离家出走,从此便没有了音讯。“国民党的军官知道我哥逃走了,便把我父亲抓了起来,说是要让他顶替我哥去前线打仗。”王元回忆当时的情景称,因为父亲年岁已高,身体也不太好,自己便自告奋勇报名参军,父亲才被放回家。
“全乡有差不多180人被征去前线打仗,我们先是在坡豆街(以前地州乡政府所在地)集合,然后在军官的指挥下赶赴贵州。”王元老人称,从地州走路到靖西县城,然后休息了一晚后便又赶去百色,最后从百色赶赴贵州与日军作战。“感觉那些天,天天都在走路,草鞋都穿烂了几双,脚上到处都是水泡。”
战火纷飞死里逃生 左腿中弹弹头至今未取
到了贵州后,王元被分配到国民党第46军404团3营8连,当了步兵。第一次拿到真枪,王元很激动。然而这激动的心情只停留了短短几天,几天后,王元所在部队接到与日军交战的任务,交战的地点在贵州红水河边。此时的他,突然有些害怕了。据王元回忆,那次战斗打了七天七夜,只听到枪声乱作一团,子弹不时从身边飞过,很多战友倒在了血泊之中。“我们上战场之前,军官只是教了怎么装子弹,怎么打枪,根本没有正规地训练过。所以第一次与日军交战,都是对着前面乱打一通,根本不知道打没打着敌人。”
在聊天中,王元老人突然撸起他的左腿裤子,指着一个黑色的印痕告诉记者,在一次战争中,他被子弹打中了左腿小腿,子弹现仍然没有取出。“打仗负伤的时候,由于没有军医,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下,后来想把子弹取出来,医生说子弹已经与肉连在了一起,取出来很困难,如果不影响走路,建议不取。”
看着王元老人左腿上的子弹印,在旁的人都唏嘘不已。“这还不算什么,有好些次就差点壮烈牺牲了!”王元老人称,与日军交战多次,看着自己亲密的战友倒在血泊之中,比什么都痛苦。然而更痛苦的是,有时候打了败仗,自己没有随大部队及时撤退,日军准备收拾战场时,自己只能含泪将死去战友的鲜血染在身上,趴在死人堆里装死,以逃过日军的杀戮。
日本投降日官民同庆 群众杀鸡宰牛犒劳
从1944年参军,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对于王元来说,这一年极其的漫长,这期间他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生死考验。这期间,他在步兵连待过,也在重机枪连待过,还当过炮兵。当日军投降的消息传到贵州,他所在部队的官兵们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
“街上到处是鞭炮声,街上的老百姓涌到我们部队来,给我们送柑橘,还杀鸡宰牛给我们吃。”王元回忆当时的情景,称当时自己的心情也无比激动。“那几天,我们吃的是参军一年以来最丰盛的,晚上也睡得特别踏实,感觉整个人都完全放松了!”
王元称,在得知日军投降后的几天,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广东接收投降日军的武器。“我当时负责站岗,其他人负责去收武器。收到的武器运往机场,我从山上往下看,下面密密麻麻地堆满了收缴来的枪支弹药。”
在解放战争中,王元所在的部队在战斗中失败,王元投诚,被收编到刘伯承的部队。1953年,王元被安排到重庆炼钢厂工作。1954年复员回家。回家后,王元利用在部队所学的农业生产知识,在村里搞种植、养殖,生活逐渐好了起来。两个月前,王元老人走路不小心摔倒,经诊断发现是骨头开裂,以致如今行动不便,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休养。即便如此,身体硬朗的他视力和听力都很不错,思维清晰,能吃能睡,每餐二两小酒、一碗米饭下肚。去年开始,王老每月都能领到国家发给老兵的生活补助金,甚至在一些节日里,还会有领导或义工前来慰问。对此,老人在接受采访中称自己感到很欣慰、很开心,也很感激。“这么多年过去了,多亏党和国家还记得我们这些老兵……”
新闻推荐
本报靖西讯 近日,靖西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搭乘顺风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纠纷案,经承办法官耐心释法明责,促成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赵某自愿当庭付给杨某...
靖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