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增进民生福祉 守护百姓安康

安徽日报 2017-01-13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汪国梁

兜住底线,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关乎社会公平和民生底线。去年,安徽省在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上持续发力,兜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领域,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生活困难、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和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被纳入低保范围,强化了低保兜底功能。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明确要求分类分档发放照料护理补贴。医疗救助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救助范围,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防火墙”更加厚实。

救助标准的提升,直接带来困难群众生活的改善。截至去年月,全省城乡平均低保标准同比分别增长8.5%和.5%。省以上低保补助资金重点对贫困地区倾斜,全省市、县农村低保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元/年。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实际水平分别达到年人均元和元。低保标准的城乡差距也在缩小,明光、桐城、宁国等城乡低保统筹试点市农村低保标准均超过城市标准的%。

去年夏季,安徽省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自然灾害救助的及时、高效,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特别是在近1.2万户水毁住房群众住房恢复重建中,各地建立健全“县组织、乡为主、村服务”重建工作体系,结合有关建房补助政策措施,部门联动、分类救助、兜底保障,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让水毁住房群众月日前回家”的目标,确保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

加大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党和政府奋斗的目标。完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正是顺应百姓期待、回应百姓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徽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化,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统筹和对接,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去年1月至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

教育改变未来。安徽省一手抓扩大投入增量,一手抓资金有效投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到去年月底,完成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从去年秋季学期起,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被免除,让公平教育的阳光普照贫困学子,决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健康是幸福之基。安徽省加强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综合医改的红利持续释放。 “一站式”即时结算实现新农合统筹区域内全覆盖,异地结算在合肥、宿州、黄山、岳西县、全椒县等部分市、县开展。

老有所养,社会才能良性运行。安徽省加大投入,建立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各地陆续建立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补贴制度,省财政按每张床位不低于元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各地补贴标准从元到元不等。养老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让老年人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创新治理,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安徽省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群众安全感和幸福度持续提升。

培育和监管并重,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服务民生的作用日益显现。去年,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一批脱钩试点启动,行政机关与试点行业协会商会的主办、主管、联系和挂靠关系被取消。省级社会团体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项,公益活动支出3.亿元。各类基金会积极参与养老、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年支出2.亿元,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全省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相互协调”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 “安徽手机信访”平台去年上线运行,以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信访APP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信访”平台全面开通,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安徽省突出民意导向,推动平安建设由“围绕指标和排名转”向“围绕群众意愿干”转变,各地完善社会面、城乡社区、内部单位及行业场所、公共安全、视频技术、网络社会等“六张防控网”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网络,平安安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连续7年迈入全国先进行列,有力保障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唤醒沉睡的深山古村

本报记者张荷香在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黄尾镇云峰村,海拔米以上的白云深处,有一个相对封闭的村庄,完整地保存一批独具特色的老房子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大别山农耕文化的“活标本”,不久前被...

岳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