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岳西黄梅戏的传承脉络(二)

安庆晚报 2010-06-13 01:16 大字

 

清光绪二十六年春(1900年),潜山“后北乡”(今属岳西县)黄梅戏艺人葛大权邀同乡王为贞、崔尊荣等黄梅戏艺人组班,在五河连续演出《合镜缘》、《罗帕记》、《山伯访友》、《天仙配》等10本大戏,引起强烈地反响。岳西的黄梅戏从此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岳西县的五河镇是个小戏乡,是岳西高腔的世袭领地。“葛大权班”的演出,不仅受到五河观众一致的欢迎,还带来民风大变:高腔戏迷一变而成为黄梅戏迷。一些乡绅大老和地方文人纷纷与葛大权亲密往来。当地文人王浣溪破例为葛大权赋诗20余首,称其表演是“翩若惊鸿翔日下,姣如玉树立风前”、“听啭一声莺语罢,直教欢喜极人天”,还特地为该班所演的10本大戏一一赋诗。这些由文人专为黄梅戏演员和黄梅戏剧目所赋诗词,成为黄梅戏史上难得的文史资料。

从此以后,岳西各地的黄梅戏演出、传艺、学艺活动蓬勃兴起。至光绪后期,各地灯会均有小型黄梅戏班的活动。王宏元、朱昌运等数十位艺人相继组建了“同升班”、“三元班”、“同善堂”、“良友堂”等职业戏班。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岳西、潜山、太湖、桐城、舒城、霍山等地,也常往皖西北巡演,曾远至颖州、亳州、寿州献艺。

始建于清乾隆10年的岳西姚河乡梯岭孙氏宗祠的万年台,就是当年岳西黄梅戏班北上巡演必经之道上的主要演出场所。至今在宗祠的后台板壁上,还保留着这些戏班于清光绪、宣统时期演出的“壁记”,当年的班社、人名、剧名依稀可见。这是岳西的黄梅戏班跨出皖江文化圈,最先往北发展进入江淮文化圈的重要佐证。盛媛

 

整理

新闻推荐

私建“商品房”非法牟利

 

李翔本报讯

 

岳西一男子通过与村民私下的土地交易,建成整栋的“商品房”非法牟利。8月11日,记者对该事件进行了采访。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岳西县城东居委会...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