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读者“好声音”上了两会农村集镇建设等问题已由代表委员形成建议、议案提交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1-25 11:43 大字

[摘要]农村集镇建设等问题已由代表委员形成建议、议案提交

省“两会”正在进行,代表、委员议案、提案陆续递交“两会”。本报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梳理了农村集镇建设、民生工程、农民培训、美好乡村建设等热点问题转交代表和委员。其中,关于农村集镇建设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已经由代表和委员形成建议、提案正式提交“两会”。

农村集镇建设引起共鸣

手机为180****1869的读者来电说,本报农村集镇有“六缺”的报道真实展现了当前农村集镇的现状,手机为182****0447的读者则恳请一定要将这个建议带上“两会”。

1月22日,记者将读者反映的情况分别转交省人大代表王效龙、省政协委员张瑜等人。 “这个建议提得好”,张瑜对此深有同感。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向集镇集中,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但各级政府的建设和投入却没有跟上。

陈广文委员对农村集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关注已久。 “农村集镇建设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还没有起到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他建议,政府要统筹规划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据了解,王效龙等10多名人大代表就集镇建设形成联名建议,张瑜等委员也就此提出了 “加大对农村集镇建设投入”的提案,均已提交“两会”。

民生工程不应重建轻管

民生工程是本报读者在 “两会民声”中反映的又一焦点问题。不少代表委员对此都“有话说”。 “农业、水利、旅游、工青妇……有多个部门都在做农民培训,可是很多培训都是敷衍了事!”农业组一名政协委员说起他的培训经历,其他委员纷纷点头:“农民培训出发点是好的,但针对性不强,效果大打折扣! ”

汪筱敏委员提出,民生工程不能重建设轻管理。她建议:要将民生工程后续管养资金纳入每年民生工程预算,实行集中建设、统一管养;民建的委员们经过讨论后一致提出,应该及时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如对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把好事办好! ”

贫困高中生触动代表心

望江县读者朱时祥传递民声时提出,国家富裕了,应格外关心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孩子的读书问题。

省人大代表方书莲对此感触良深。她告诉记者,她来自山区里一所农村高中,按照普通标准来算,一个高中学生一年的学费和吃住费用至少需要万元,因此每年都有些学生因为亲人大病、家庭变故等原因交不起学费。“有些孩子一天就只买几个馒头,就着学校的免费咸菜吃上几口,看到这些孩子真是难受。 ”为此,她在会上建议,应对贫困地区公办高中家庭困难的孩子免除学费,“至少可以在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 ”

建美好乡村大家齐献策

在代表委员讨论中,美好乡村建设问题成为另一关注的热点。徐伟红委员说,美好乡村要科学规划,少走弯路;鲍廷祥、宛晓春等委员则提出,美好乡村更需要职业的知识性农民;周可金委员建议,要采取农科专业大学生定向委培的方式,向农村补充农业技术人才。

刘志凤代表提醒,各地建设中要防止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她建议要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对新垦、复种、绿化给予奖励。对产权归属有争议或搁置时间较长仍无建设的土地,允许周边农民进行种植,待产权明晰或开发建设时给予青苗补偿。

本报记者张玉芳实习生桑静

新闻推荐

美好乡村建设中如何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望江经验或可借鉴——村民“理”村事 同心有干劲

明媚的阳光下,十几位村民挥汗如雨,正将一块块草皮,植在新修的塘堤上。3月21日,记者在望江县凉泉镇凉泉村龙家小屋采访,巧遇久违的集体劳动场景。 “这些活要是包给别人少说也要上万元,自己干这笔钱就省...

望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望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