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里干部如何驻村“当家”?部分驻村干部细说任职“窍门”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6-01 12:08 大字

[摘要]部分驻村干部细说任职“窍门”

“芝麻大的官,一箩筐的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官难当是很多村干部共同的慨叹,而在有些人看来,当好村官其实并不难。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位省直机关驻村干部联系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聆听他们细说在村里“当家”的“窍门”。

“软硬兼施”理村务

“对普通村民要真情、耐心,但对于一些‘村霸\’则要敢于碰硬。 ”在蒙城县马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省公安厅驻村干部焦宏东看来,管好村务要懂得“软硬兼施”。去年,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建一条水泥路,唯有一户村民不愿筹资,焦宏东上门耐心解释无果后便自己掏出100元帮其交上,可没走多远,想通了的村民又主动把钱给还了回来;马店村各自然村都有不同程度的集体和村民宅基地、耕地被侵占现象,村民敢怒却不敢言,因为侵占方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人,但焦宏东决心“以硬碰硬”,明确登门告知“无论如何都得还”,最终所有被侵占田地如数归还。

“外来干部首先不能把自己当‘外人\’,要在村情民情等方面向镇村干部、村里老党员等虚心请教,但同时,村官尤其是第一书记要敢于在村班子建设、村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该拍板的要拍板,该坚持的要坚持。 ”总结一年多的驻村经验,黄山区仙源镇龙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省旅游局驻村干部杨龙如是说。

自身优势要“用足”

经验积累、专长特长、人脉关系……相比较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外来村官”有着不少自备的“法宝”。望江县华阳镇计渡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驻村干部徐旻昊就巧用自身优势办了不少的“新鲜事”。身为记者的她到任之初到一些部门办事常会碰壁,后来想到了对口的县宣传部门,有了宣传部的引荐,办事顺畅了不少;发现留守村民存在信息匮乏的现状后,她重新布置村里的宣传栏,设置“媒体计渡”、“图说计渡”、“通知计渡”等栏目,让村民对村里的大小事了然于心;她还提议办起了“计渡讲堂”,为村民讲解涉农政策和知识,传授农村致富经验等,每逢开讲村民都争相来听。

寻求“娘家”的鼎力支持也是很多驻村干部共同的经验。过去一年,杨龙所在的省旅游局领导四次下村,带来帮扶慰问及项目资金50余万元;徐旻昊所在的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领导也数次访贫助弱,资助5名贫困学生读书;青阳县庙前镇高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财政部驻皖专员办事处驻村干部倪武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更是将这种“娘家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选派单位协调和自己的“跑动”,省国土资源厅专门安排15亩建设用地指标,省监狱管理局捐赠价值4万元的水泥,池州市财政局支持了30万元建设资金……总投资近100万元的活动中心近日将正式开工。

知晓家底“跑项目”

集体经济经济“底子薄”是多数村面临的共同尴尬,改善生产设施、生活环境乃至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基本上靠争取上级的资金和项目投入,“跑项目”因而成为驻村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当然是要熟悉自家的情况,每年年初我们都会结合村情,对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信息,认真梳理编排各类项目,然后通过各类渠道积极申报争取。”提起“跑项目”,杨龙“倒出”他的经验。

很多项目尤其是省级、国家级的项目往往名额较少,如何让这些“含金量大”的项目花落自家?倪武也有自己的 “绝招”:“刚下村时我就把近几年各级财政拨给县、镇的所有项目资金都查阅了一遍,心中有数后就根据这些项目挖掘村里的相关资源,提前精心编写各种项目申请书,待到当年该类项目的申请一开始便主动出击、‘抢占先机\’”。超前的谋划让高源村成功“引凤”:总投资3亿元的四星级度假村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五星级酒店项目通过招商相继落户,7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接踵而至。

本报记者钱程 实习生孙健

新闻推荐

在他乡建计生互助服务点长岭务工农民有了流动的家

本报讯 日前,望江县长岭镇驻浙江省杭州市流动党支部暨计生互助服务之家揭牌成立。从此,流入杭州市的望江县长岭籍的计生对象户便可以在当地享受和家乡一样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待遇了。据悉,长岭...

望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望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