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中秋节 悲欢离合古今谈

眉山日报 2021-09-19 16:23 大字

东坡赏月。(来源:新华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900多年前的一个中秋夜,在密州为官的大诗人苏轼,为怀念分别已有7年的胞弟苏辙,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乘酒兴正酣,写下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历来的诗词歌赋,对中秋月的描写,多以赞美景致、歌颂团圆为主。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却一反常人中秋团圆的思路,醉中醒中,梦里词里,吟唱着悲欢离合之痛,让团圆的期盼成为离人孜孜不倦的憧憬。

《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废之道理,皆因“千里共婵娟”凝聚了无数离人的共同心愿。

为何苏东坡有此感叹呢?难道他真的只愿有“千里共婵娟”这个虚幻的相聚,不期望“咫尺共婵娟”吗?其实不然。

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反映了民众的一种乞求,而当这种乞求正是社会所稀缺的,其中的情感就显得更为强烈。植根于农业社会的中秋节,人们所祈求的一是丰收,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团圆。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研究中发现,古代真正完整的家庭,只有那些世世代代在穷乡僻壤生活的农民。此外,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遇到佳节亲人不能团聚的情况,特别到了明清以后,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社会自秦汉就开始实行官员“回避制度”,并在宋代被细化为籍贯回避、亲属回避、职务回避以及科举回避。其中籍贯回避最为普遍,历史也最长。可见,古代大多数官员必须离开原籍任职,而一般官员都不得携带家眷。即使贵为清朝宰相的张英,家人也是留在桐城故里,邻居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只能“一纸书来只为墙”。古代大多数家庭必须承担兵役或劳役,应征的人离家服役,如遇天灾人祸,或许永远无法回家。求学的士人与商人也不得不离家。

加之通讯不便、交通困难,山水阻隔,古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一切信息只能靠人传递,绝大多数人无法与家人、亲人保持联系。所以,就算是“快马加鞭”的邮驿通信,或是“黄耳传书”“青鸟传信”,都难以跨越空间的界限。

正是由于种种阻碍,团圆才显得格外珍贵。中秋节为这种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恰当的时机。人们期盼家庭如明月一般团团圆圆,这样一种感情刻骨铭心,因而千百年来得以长久传承。

新闻推荐

朱光潜《谈美》:慢慢走,欣赏啊

曹春梅朱光潜先生(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1922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后到浙江白马湖的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任中学教...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