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众人合力帮流浪儿找到家人

安庆晚报 2016-08-04 10:34 大字

 

 

张德恒

 

记者

 

王虎

今年17岁的小浩(化名)是安庆市桐城救助管理站里收留的一个聋哑少年,他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问他什么他都不回答,也不写字。大家对他都很关照,可是找到他的家人始终是萦绕在大家心头的愿望,8月2日夜里22时,他的家人终于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赶来接他回家。

聋哑少年走失一年

8月2日,在桐城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罗林等在门口迎接小浩的妈妈、奶奶、姑父和表哥,小浩在桐城市救助站生活的一年里,个子也长高了,连他妈妈都快认不出来了。

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小浩的妈妈余红玲显得非常激动。不时地问孩子,“你什么时候戴上眼镜啦。”原来小浩(贾浩泽)的家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小浩的妈妈介绍说,小浩在四岁的时候亲生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2015年6月从家里走失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

“当时他说自己上同学家,他说他待一会就回去。没想到一直到今天也没回去。”小浩的奶奶何珍告诉记者。小浩的母亲余红玲也告诉记者,“我们到处找,跑到孩子的同学那,哪儿有消息就到哪儿找,但一直没找到。俺也去派出所报案了。”

2015年8月,小浩流浪至桐城街头,被桐城警方护送到桐城市救助管理站,但因为他是先天性聋哑,而且不管管理人员怎么问他,他都不理会,工作人员甚至请来特教学校的老师用手语和他联系,他也拒绝配合,似乎有很强的戒备心理。

“我们多次问这个孩子,会不会手语呀,家在什么地方,会不会写字啊,他什么都不回答,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没有问出关于他家里的任何消息。”当地特教学校教师周扬告诉记者。

“我想马上回家”

整整一年多时间,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小浩的家人。他们在央视《等着我》官网、寻亲网等网站上发布孩子的照片信息和体貌特征,更是发动尽可能多的人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寻找小浩的家人。8月2日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在一个桐城派微信群里,在一位桐城籍记者的大力支持下,将这个孩子的信息报送到河南省残联、河南日报。通过努力,把这个孩子的信息通过这些微信公众号大量地转发。最终,8月2日上午我们跟他的家人取得了联系。”桐城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罗林介绍。

小浩的妈妈通过熟人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小浩的消息,当晚他们就开车来到桐城。就在当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小浩的身份信息给他看的时候,他显得很激动,做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举动。

“我们让孩子看了一下户籍信息。他好像有点激动,有点想回家的念头,然后他就作出写字的那种姿势,我就拿出纸和笔让他写,他就写了‘我想马上回家\’,然后又写了他的家在河南。”桐城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吴爱珍告诉记者。

见到了亲人,小浩一刻也不想停留地要回家去,在众人的接力下,这个在外流浪了一年多的孩子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孩子能被家人接走,也了却了我们一桩心愿吧。”救助管理站站长罗林欣慰说。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感谢各位,真是太感谢了。”小浩的妈妈余红玲向众人表达谢意。

新闻推荐

“买卖”婚姻无效

法院依法调离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