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法治元素氤氲文都桐城深挖传统文化推动法治实践
[摘要]桐城深挖传统文化推动法治实践
7月23日晚,网名为“富邦百货”的汪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一张桐城交警空白罚单后,瞬间引起网友的转发和评论,该罚单也被誉为桐城史上最美罚单(本报曾在7月27日报道)。现居南京的桐城籍汪先生在看到违法违停告知单,第一反应是恼怒,但再仔细看了罚单内容后,深深感慨,“家乡人性化执法传承了‘六尺巷\’文化精髓,让在外的游子备感亲切,为桐城交警点赞! ”
在众多网友热议的同时,“六尺巷文化”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窄窄的巷道、短短的诗篇,是传统文化中礼让包容、谦逊真诚的缩影。在桐城地区,司法文化、执法文化更是深深被六尺巷文化所滋养,形成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人人会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人人会营造礼让互让的和谐氛围的良好局面。
“听辨劝让”化纠纷
今年初,一场车祸,让桐城的小丽(化名)窝了一肚子火。“明明对方开车撞了我,把我的电动车撞坏了,交警也认定对方全责。结果对方在理赔时不情不愿,既然起诉了,我就要讨个说法! ”在桐城法院起诉时,小丽几乎拒绝了承办法官的任何调解工作。“这么小的纠纷,法律关系清晰,双方要是能各让一步,就能圆满调解,让当事人更省心。”在承办法官事后的办案手记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
于是承办法官电话沟通保险公司,多次上门做小丽的思想工作,以至于小丽一度怀疑承办法官收了被告的好处,才拖延不愿意判决。法官很委屈,但却没有急于否认。而是给小丽算了一笔账,鉴定费用、打官司费用以及各种程序需要花费的时间,一圈下来,小丽想清楚了,“你说得有道理,咱同意调解!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2015年,桐城法院创设“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注重案前引导,用“六尺巷”智慧启发当事人。对民商事纠纷,特别是涉及婚姻、抚养费、赡养费等案件,想法设法劝导当事人“礼让三尺”。同时要求法官善于引导当事人如何把握“进”与“退”,努力使当事双方在“进”“退”之间把握利益平衡点。“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法官为中心,通过制订指导性文件和立案、审判、执行全覆盖的“听、辨、劝、借、让、和”操作规程,使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方法,树立了桐城法院独有的调解品牌。
“看走说劝”促和谐
“今天不把话说清楚,我还就不走了。 ”8月10日,在桐城市龙腾街道某行政村,村民王某在邻居齐某家不走,主人无奈向辖区司法所求助。所长叶大全得知情况后,赶紧来到现场。一经了解,原来这是一起因为1.24亩抛荒土地的经营权引发的纠纷。早些年,王某为了一大家子的生计,外出打工,其二轮承包的1.24亩土地不得已抛荒。邻居齐某见着可惜,就一直耕种。
本来两家相安无事,偶尔王某回乡探亲,齐某也会上门送点东西作为补偿。但随着国家对农民的补偿力度加大,从外地返乡的王某就想要回这块地,但齐某早已视为己有,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眼见双方各不相让,叶大全没有当即指出对错,反倒为当事人讲起了家喻户晓的“六尺巷”故事。听完故事,王某的态度逐渐缓和,表示齐某若能归还土地,愿意支付一定的补偿。叶大全赶紧趁热打铁,劝说齐某点了头。
今年以来,桐城市司法局充分挖掘“六尺巷”地域文化资源,在范岗、双港等司法所创设“六尺巷”调解工作室,以司法所为主体,整合综治办、法庭、派出所、城管执法大队、法律服务所和法援工作站等力量,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弘扬和谐礼让的处世之道和做人美德。在实践中,还提炼出“看走说劝”四步工作法,即:“看”调解庭上“六尺墙”,让双方平和心态,为调解创造良好环境;“走”访纠纷现场,了解具体情况,现场办公;“说”理说法,分清是非,兼顾乡情与友善;“劝”导当事人以和为贵,化解矛盾,握手言和,逐渐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
法治理念一脉相承
“六尺巷”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一座文化富矿。为了深度挖掘“六尺巷”文化中蕴含的法治内涵,今年7月9日,桐城市文联、市依法治市办联合举办“六尺巷文化与法治精神研讨会”。与会的16位专家学者紧扣主题,将六尺巷文化所蕴含的德治与法治精神,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结合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桐城市作协副秘书长光其军表示,六尺巷的故事传递了一种理念,维权要合乎法理和情理,既要依法走程序,也要体现谦让与大度,不能走极端。桐城市政府党组成员付伟指出,六尺巷是文化遗产更是精神遗产,是桐城人民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探讨六尺巷文化的法治思想原则,就是要形成包容、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邻里、社会关系,努力建设和谐桐城、法治桐城。 ·吴问银本报记者唐欢周莹莹李斐·
新闻推荐
以人为本抓调解 情系民生促和谐——桐城市人民法院创新“六尺巷”调解工作法
桐城市人民法院创新“六尺巷”调解工作法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